主题词:信贷

【中国产经新闻】失衡的信贷

2009-08-10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6月信贷再度激增。央行发布的月度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37万亿元,同比多增4.92万亿元。6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53万亿元,同比多增1.20万亿元。

  6月信贷再度激增。央行发布的月度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37万亿元,同比多增4.92万亿元。6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53万亿元,同比多增1.20万亿元。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34.4%,增幅比上年末高15.7个百分点。据了解,这是1998年4月发布此项数据以来的新高。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8.46%,增幅比上年末高10.64个百分点,比5月末高2.7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9.32万亿元,同比增长24.79%,增幅比上年末高15.73个百分点,比5月末高6.09个百分点。

  当前最需要担心的是,通胀预期的被自我强化、自我实现,导致目前的经济刺激计划、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被随意改变,这对经济复苏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本报记者魏珍妮报道

  这段时间,许强(化名)在各家银行之间奔波。

  许强经营着一家演艺文化公司,靠着公司的原始积累,公司的经营状况尚且说得过去。不过,公司想要进一步发展,仅仅依靠原始积累,难度颇大。“最近,尝试着从银行贷款。不过,像我们这种文化公司,很少有人去银行贷款的,都是找投资商融资。”许强落寞地说道。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受到的冲击相对滞后,并显现出文化产业是非高风险产业。近几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据统计,2004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达到4140亿元,占GDP的3%,比2003年的3577亿元增长15.7%。2008年,文化产业总体增长维持了以往3年的增速,总量增加值将近7600亿元。

  尽管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我国文化创意企业普遍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创意企业轻资产、无抵押物的特点,使众多金融企业望而却步,融资难问题仍是制约我国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积极调整产业政策。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通过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这无疑将掀起文化行业的并购重组浪潮。

  但实际情况往往不容不得乐观。对于本身生存就艰难的小型文化企业来说,危机已近在咫尺。“我们都说做文化活动,尤其是大型演唱会,就是赌博,或许由于某个原因造成了演出的取消(不可抗力除外),都会受到致命的打击。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文化公司关门大吉。”许强说,“文化公司,尤其是做文化活动的公司,它的项目不是每天或每月都有的。在北京,有的演出公司可能一年就只靠2—3场大型演唱会,来维持整个公司的发展。”

  眼下,最让许强操心的是,如何才能融得资金。许强希望以个人所有的财产作为抵押,以获得银行的贷款。因为许强自己心里非常清楚,文化公司从银行贷款的钱不是用于购买土地、机器设备,也不能生产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银行作价评估比较困难。

  一位在银行工作多年,负责企业贷款的张女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文化产业主要是一种服务形式,其产出的不是实体物质,市场上也缺乏对文化创意类产品、服务和企业的资产估值方式。所以很难评估;其次,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或者个体经济,相比较大型企业而言,操作和程序上“麻烦”,而且中小企业本身面临的经营风险较大,导致银行的贷款风险加大。

  仅以湖南省为例,从占比看,2008年文化产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仅0.7%,远低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5.1%;从增速看,文化产业贷款近5年年均增长不到15%,低于增加值增速3个多百分点,也低于全省贷款平均增加水平约1个百分点。

  事实上,许强的困境,不单是他一个人的,也不仅仅是文化产业的,而属于整个中小企业。

  7月8日,央行打破惯例提前公布了6月份的存贷款数据,该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53万亿,创下了上半年第二高的纪录。同时,这也使得今年上半年的人民币新增信贷达到了7.37万亿,而2007年和2008年的信贷增量分别为3.6万亿元和4.9万亿元。这意味着,仅2009年上半年的信贷增量就接近前两年的总和。

  在全球经济的低迷中,中国的经济被天量的信贷资金强有力地提振起来。2009年第二季度,GDP实际增长率从第一季度的6.1%强劲反弹至7.9%,许多先行指标都显示下半年增长甚至更加强劲。

  但是,2009年上半年信贷投放大潮中,银行“垒大户”的积习依然难捍,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向了政府工程和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薄弱环节贷款却增长缓慢。工信部部长李毅中称,2009年前3个月全国信贷规模总量增加了4.8万亿,但中小企业贷款增加额度只占不到5%。

  国有企业虽然占据了大部分银行信贷,但并未取得相应收益。从上半年工业增加值来看,虽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一季度的5.1%上升到二季度的9.1%,可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仅增长1.7%,集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则分别增长了5.9%和9.4%。

  资产泡沫:魅影闪现

  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驱动。上半年7.1%的经济增速,投资依旧是名副其实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角。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3.5%,投资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高达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为负41%,下拉GDP增长负2.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工业利润却没有太大起色。从工业看,2009年1月-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仅实现利润8502亿元,同比下降22.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2467亿元,下降幅度达到惊人的41.5%。同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6.3%,上年同期增幅为16.3%。

  在外需萎缩、出口订单下滑,实业投资机会不足的状态下,资本的逐利本性,必然引导过量的资金逐利资本市场。

  上证综指2009年上半年较2008年11月的低点已经上涨了80%,中国股市显然是全球资本市场表现最好的市场,仅2009年上半年,我国股市市值就增加了4万亿左右。

  据上海证券报和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共同推出的最新《股市月度资金报告》,6月份,A股市场受新股发行和股市持续上扬的累积效应,资金净流入达到2900亿元,单月资金流入创4年来新高,刷新上一轮牛市的最高纪录。

  截至7月20日,上证综指今年上涨幅度达到了79.45%,深成指今年的上涨幅度则达到106.34%。

  堪比股市狂热的,非楼市莫属。

  房地产投资作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金融危机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长一度大幅放缓。2008年,房地产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约20%。2009年,前两个月,房地产投资增长近乎为零。

  不过,随着流动性的释放,助推了资产价格的强劲攀升。房地产投资呈现缓慢增长。2009年1月至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9.9%,增幅比1月至5月提高3.1个百分点。

  短短数月,房地产市场便经历了从量价齐跌到量升价跌,再到价量齐升,大有超过2007年火暴局面的趋势。

  高房价刺激“地王”不断涌现。6月30日,中化方兴地产公司以40.6亿元拿下广渠路15号地,一举刷新了总价和单价纪录,成为北京市“双料新地王”。然而,地王的位置尚未捂热,新地王又诞生了。7月6日下午,上海绿地集团以30.25亿元摘得北京大兴、黄村两个地块,刷新大兴区土地拍卖总价纪录。

  据统计,仅4月至6月短短两个月时间,全国土地市场已经产生10个地王。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5月全国60个重点城市成交土地553宗,同比增加73%;成交土地面积268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89%。超过三分之一住宅用地超出底价成交,平均溢价达56%。

  国内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很可能推动其他领域的价格上涨。一些敏感性商品价格正悄悄发生变化,电、水、天然气价格上调的行政性冲动加强;汽油、柴油价格大幅上涨,粮食价格保持了连续5个月的上涨,生猪生产形势出现波动,猪肉价格可能发生变化;原材料价格也在涨。

  “毋庸置疑,在中国经济企稳复苏的同时,也出现了信贷规模增长过快及全球流动性宽裕所引发的通胀预期等问题。”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系教授,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石建勋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石建勋认为,“买涨不买跌”,在预期通胀的情况下,“理性经济人”总会本能地把钱变成资产——在过去,是把柴、米、油、盐等日用品成堆地买回家,而现在则是果断地买进房产、股票或金条。随着国际石油价格和国内资产价格的日渐走高,通胀预期被自我强化、自我实现,未来的通胀预期就可能很快变成现实的通胀。

  货币政策预警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有一个比喻,资产泡沫就像一群奔跑中的大象,假如央行要去阻挡这群大象,势必会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因为央行的紧缩政策很可能会导致经济的衰退和福利的损失。因此与其正面阻挡资产泡沫,不如等资产泡沫破灭之后再收拾残局。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撰文指出,下半年流动性泛滥和资产泡沫或已难以挽回。泡沫延续时间越长,其破裂后对经济金融体系的损坏越大。美、日的前车之鉴殷殷在目。最好的政策当然是将泡沫压制在萌芽阶段,中国的货币扩张应该及早刹车,而不是到泡沫长成,再刚性刺破来收拾残局。

  石建勋则认为:“事实上,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通缩状态,虽然中国面临海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造成的输入型通胀和强制结汇造成的流动性充裕,但目前全球经济仍处衰退,中国尚未形成实质性通胀压力。”

  “从实体经济看,生产者还在去库存化,民间投资并未被激活,PPI、CPI持续低位运行,就业难、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等问题还没有解决;从市场看,十年期国债利率比较稳定;从理论上看,通胀相对于货币供应有两到三年的滞后期。温和的通胀预期和资产价格的适度上涨不仅是经济复苏过程中的‘副产品’,也是经济复苏的动力和强心剂,是有益的。”石建勋论证道。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由于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尚未牢固,如果现在就收紧银根,控制资产价格,无疑将打击中国经济的复苏,下半年依旧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十分必要的。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的信贷资产配置不合理。国有企业不差钱,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亟待资金补血以走出困境,而一旦央行判断流动性过剩,收紧银根的话,将对这部分企业带来致命打击。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的会议再次强调,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

  “在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刻,这一决策的公开昭示是非常及时和英明的,为中国经济复苏及未来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确定了基调,消除了人们对政策改变的担忧。”石建勋如是说。

  石建勋提出,“当前,国民经济回升过程中存在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莫过于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尚未减弱,就业和民生改善也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两大挑战,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回升的好形势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对此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我们要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经济企稳复苏的大好局面,不要轻言改变目前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当然,在大的政策基调不改变的前提下,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适当的时点、进行适当的微调也是应该的,比如,贷款结构和流向要优化,改变贷款向大型国有企业倾斜的问题,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复苏。”石建勋建议道。

  原文发布地址:http://news.163.com/09/0810/06/5GB9U2UD000120GR.html(中国产经新闻)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