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铁腕 节能市场

【中国经营报】铁腕减排催热节能市场

2010-08-07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节能服务公司与节能技术鱼龙混杂,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以及相关法律制度欠缺,节能审计缺乏公信力,节能项目融资难等等问题仍然存在,节能减排市场离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编者按/“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在年底前一定要完成,国家对于节能服务行业的政策支持也迅速出台,中国的节能减排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会。然而,节能服务公司与节能技术鱼龙混杂,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以及相关法律制度欠缺,节能审计缺乏公信力,节能项目融资难等等问题仍然存在,节能减排市场离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十一五”几近收官,而节能减排目标能否达标,仍是迷雾重重。

         在今年第一季度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的严峻形势下,国务院紧急发布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打响了节能减排攻坚战第一枪。

  战斗号角已吹响,各地政府及企业纷纷采取行动作出迎战准备。在加大淘汰落后力度、推进能源价格改革、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等数记“重拳”之下,2010年或将成为引爆节能环保市场的重要节点。

  “铁腕”目标:9月关停淘汰产能

  按照“十一五”规划,2006年到2010年,国内单位GDP能耗要下降20%。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不仅前四年的节能减排成绩差强人意,进入2010年,随着经济回暖、产值增加带动能耗总量攀升,第一季度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3.2%。

  5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提出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等十四项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措施;5月5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指出,要采取铁的手腕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完成。

  在国务院严格要求节能减排目标之后,各部委迅速加大了对减排工作的推行力度和监测。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座谈会上,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节能减排任务仍然很艰巨。

  “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3%测算,单位增加值能耗需下降7%,难度极大,各地要尽快公告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确保9月底前全部关停。”李毅中强调。

  这也让节能环保公司看到了机会。中节能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环保科技”)就借这次机会,敲开了央企的大门。“国资委开了一个节能减排的视频会,针对央企里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情况,给中节能环保提出了发挥专业公司的作用、为央企提供节能减排服务的指示,国内比较大型的重点用能单位,一年的节能改造需求高达40亿元甚至更高,一个项目比以前我们做几个地方企业项目都要大。”中节能环保科技总经理曾武说。

  全球节能环保网研究中心发布的《2009~2010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已达到1.7万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预计到2012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就将达到2.8万亿元。

  在国家大力倡导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背景下,金融机构也跃跃欲试,欲牢牢把握此轮机遇。“招商银行[14.16 -0.14%]十分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招商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下发全行,目前更是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在全行的营销和推动,以金融服务助力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招商银行相关人士如是说。

  产业突围

  “随着‘十一五’节能减排进入倒计时,总量控制、行政问责制度下的各地政府以及企业纷纷拉开攻坚战的帷幕,这对于企业而言,是压力也是机遇。”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指出,“铁腕”政策催热了节能环保产业。

  据侯宇轩分析,短期内脱硫设备制造商、固废处置设备制造商、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企业以及节能产品商会迎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上半年减排核查核算的开展,火电行业将面临全口径核查核算。因此,脱硫设备制造业在短期内将继续超越除尘设备与脱硝设备,抢占制高点;6月份环保部、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研究拟定《关于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出台,催生的‘垃圾热’将为固废制造业带来大量需求;而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企业因其具有独特性,专业性较强、可替代性较弱,将继续呈现增长趋势,机会明显;同时,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节能减排不仅仅局限于‘两高一低’行业,作为一种概念, ‘节能减排’、‘低碳’已经融入到产品的开发与宣传上,因此节能产品商潜力很大。”

  首轮引爆的正是节能服务产业。根据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的统计,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节能服务公司约502家。随着今年四月份,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四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吸引了IT行业中的爱国者、制造业的上汽集团等各路大军进入到节能服务行业中来。

  “我们希望能赶上这一波热潮,并且走在前面。”智光电气[17.52 0.57%]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光电气”)节能增效业务部总经理刘晋对记者表示。就在4月19日,智光电气投资的广州智光节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本2.5亿元。

  机遇难得,挑战更为严峻。随着政策面逐渐明朗,很多大公司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包括一些重点用能企业也都开始计划成立自己的节能业务部门甚至节能服务公司。“现在已经有这样的苗头,很多重点用能单位自建节能服务公司,但是用能单位组建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反过来为自己进行服务,这种‘关联交易’隐患重重。”曾武有些担忧,“这种关联交易意味着一方面合同双方是同一个利益主体,在利益驱动下会把利润转移到税收较低的公司,也就是自己组建的节能服务公司,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另一方面因为存在共同的利益关系,在节能效果确认和审核上就不会那么严格,这有可能放大节能效果,既不利于节能减排,也会损害公平的竞争环境。”

       原文发布地址:http://finance.ifeng.com/money/roll/20100807/2487717.shtml (中国经营报 )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