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我国 植物油 进口

我国每年65%植物油需要进口

2013-04-12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我国油料安全形势严峻,每年65%的植物油要进口。

   “我国油料安全形势严峻,每年65%的植物油要进口。南方有4600万亩冬闲田,如果加以利用,以单产110公斤计,可生产500万吨油菜籽,榨200万吨菜籽油。如此,我国食用油自给率将提高20%。”8日,在荆门举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增产模式攻关项目现场会”上,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所长王汉中极力建言。

  该活动由农业部主办、湖北省农业厅牵头。来自江苏、安徽、湖南、江西、湖北五省农业部门负责人,以及油菜产业方面专家教授共70余人参会。
 
  人工成本制约油菜种植
 
  进口转基因大豆植物油一度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有专家提出,菜籽油是补足国内食用油不足的最好品种。然而,近几年,虽一再呼吁,油菜种植面积难以扩大,甚至冬闲时越来越多的选择休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王汉中分析:一是油菜机械化水平低,投工投劳多,比较收益不高;二是缺乏早熟、特早熟油菜新品种。“2012年,全国油菜机种、机收水平分别为12.3%和13.3%,远低于其他农作物。”农业部南京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吴崇友说,一亩小麦产值和油菜差不多,但油菜用工是小麦的1倍。
 
  省农业厅长戴贵洲说,油菜是湖北在全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作物,种植面积1800万亩,总产量230万吨。随着农村劳力大量外流,农忙时请人,一天要150元,还得管饭,这对机械化水平不高的油菜产业非常不利。“高产油菜需移栽,至今油菜育苗移栽机械仍是空白。油菜成熟时因籽粒小,角果易炸裂,收获不当损失严重,收割机械运用有局限性。”吴崇友分析了油菜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的原因。
 
  作为油菜增产攻关项目之一,五省将联合加强油菜机械装备研发。2015年,要攻克油菜育种、移栽、分段式收割等集成式机械化技术,为全国增产500万吨油菜籽提供技术支撑。
 
  研发新品种湖北省担重责
 
  研发早熟、高产、高抗病虫害的“三高”油菜新品种,是此次会议另一大课题。湖北拥有华中农业大学、油料所等知名的油菜研究机构,将承担更多重任。
 
  王汉中介绍,油料所联合湖南农大等科研机构,将研发5至7个早熟、特早熟品种。早熟品种亩产150公斤,生长期200天左右;特早熟品种亩产120公斤,生长期180天左右,确保油菜每年4月25日前收割,不误水稻农时。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建议,长江中下游地区可推行油菜和棉花、油菜和马铃薯套种,以提高复种指数。通过培育适宜机械的品种,使油菜平均亩产达到200公斤。城市郊区,可种植一菜两用新品种,先卖菜薹,一亩收300公斤,效益增加一倍。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说,长江流域农业合作,这还是首次。五省联手,发挥区域、技术、人才优势,探索长江中游油菜种植、收割以及产业新模式,必将为我国食用油安全作出贡献。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