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洋葡萄酒 中档市场

葡萄酒市场格局悄然“生变”

2013-03-20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尽管业内有观点认为,我国葡萄酒进口关税降低以及国内葡萄酒价格不断上升,使得进口葡萄酒性价比更高,因而对国产葡萄酒的消费需求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但洋葡萄酒在全球市场的败退使得葡萄酒市场迷雾重重。

  尽管业内有观点认为,我国葡萄酒进口关税降低以及国内葡萄酒价格不断上升,使得进口葡萄酒性价比更高,因而对国产葡萄酒的消费需求形成了较大的冲击。但洋葡萄酒在全球市场的败退使得葡萄酒市场迷雾重重。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土洋葡萄酒同时遭遇“寒流”后,市场竞争态势将发生变化。

  名庄酒“神话”破灭

  在以拉菲为代表的名庄酒“退烧”的同时,国内洋葡萄酒市场正发生微妙变化。

  “2004年,小拉菲只卖2000多元/箱。而到了2009年,就卖到1.8万元/箱。更为疯狂的是,一位经销商手中囤积的2000年份拉菲,从2009年的8.6万元/箱,一路疯狂飙升到2010年末的近20万元/箱。到达历史高位后,小拉菲价格开始滞涨,进而进入下行通道,部分产品下跌幅度超过了50%。”一名洋葡萄酒经销商说道。

  多家洋葡萄酒代理商获悉,2012年下半年,名庄酒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普遍下跌,跌幅为30%——50%。目前,深圳本地洋葡萄酒的高档产品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下滑幅度为20%——40%。“高档名庄酒走团购渠道的比较多,由于各种利空侵袭酒市场,团购受到了很大影响。”该洋葡萄酒经销商坦言。

  深圳市酒类行业协会秘书长蒋祖茂认为,消费者的逐渐理性也成为名庄酒的败退因素之一。拉菲在国内市场以奢侈品品牌进行运作,其价格并不完全反映质量,性价比也不高。随着消费者逐渐理性,不再盲目追捧高档名庄酒,而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购洋葡萄酒,更加注重性价比,正在跨越“看包装判断档次”的阶段。

  国产葡萄酒遭遇“滑铁卢”

  就在名庄酒遭遇寒流之时,国产葡萄酒并非风景独好。2月4日,王朝酒业发出盈利预警,预期集团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将转盈为亏,这将是王朝酒业登陆港交所8年以来首次遭遇年度亏损。王朝酒业将亏损原因归为销量的下跌及分销成本的上升,提出表现欠佳的中国经济环境及进口葡萄酒的竞争导致国产葡萄酒产品销量下跌。

  3天后,“长城”葡萄酒生产商、中粮集团旗下的中国食品在港交所发布了几乎同样的盈利预警,称其葡萄酒业务下滑。不到一周,通天酒业亦发布了盈利预警,称由于竞争激烈、成本上升导致年度净利润同比下跌。

  洋葡萄酒觊觎中档市场

  随着高档洋葡萄酒价格泡沫的破裂以及理性消费的回归,平价洋葡萄酒逐渐摆上大众餐桌,而中档酒恰巧一直是国产葡萄酒的主要利润来源。狭路相逢,土洋之争已是箭在弦上。

  经过多年发展,洋葡萄酒根据国内市场的消费变化而优化产品结构。目前在市场上洋葡萄酒主推产品已从500元以上的高档产品变为200元左右的中档酒。

  “目前卖得最多的是零售价在70元——80元的低档酒,以及价格在100元——200元、200元——300元之间的中档酒。比如说欧盟、法国的餐酒,就是他们最低级别的日常餐酒销量在增长,而高档的城堡酒、名庄酒的销量在下跌。”法国某品牌葡萄酒代理商张先生称。

  业内人士认为,多年来,国产葡萄酒在高档市场一直被洋葡萄酒压制,始终难以夺得较多的市场份额。所以,国产葡萄酒普遍将主要利润点集中在中档和中低档市场。现在洋葡萄酒切入中档市场,无疑是挑战国产葡萄酒的底线。未来,两者之间必定有一番“血战”。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