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王府井 高端业态

北京零售业迈入集聚时代

2013-03-01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距离西单商场将新燕莎控股收归麾下,组建北京零售业航母首商股份两年多之后,北京商业领域再度上演大手笔收购案。日前,王府井、百货控股股东王府井国际正式收购在京拥有赛特购物中心、赛特奥特莱斯等知名商场的春天百货。

  距离西单商场将新燕莎控股收归麾下,组建北京零售业航母首商股份两年多之后,北京商业领域再度上演大手笔收购案。日前,王府井、百货控股股东王府井国际正式收购在京拥有赛特购物中心、赛特奥特莱斯等知名商场的春天百货。两年前,北京两家老牌零售企业强强联合,让北京打造零售联合舰队这一期冀十多年的梦想落地,始于本月初的这次收购案,让北京零售业集聚化大幕正式开启。

  王府井迎“春”逐高布局高端业态

  静悄悄进行的一桩收购,发布时却犹如一颗惊雷。王府井百货本月初发布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王府井国际的通知,其境外全资子公司贝尔蒙特在1月24日和春天百货签署协议,以19.97亿港元(约16.03亿元人民币)拿下春天百货39.53%的股权。根据中国香港地区的收购规则,该交易完成后将触发以上市公司全部股份为目标的强制性全面要约收购。

  王府井百货公告同时表示,此项交易的最终完成,尚需得到商务部门、发展和改革部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外汇管理部门等主管机关的相关核准和批准。同时,据了解,王府井百货和春天百货未来将以何种姿态实现联姻,至今仍无定论。

  如果不出意外,北京零售领域又将出现一家大型商业航母。根据王府井百货披露的2012年三季度业绩报告,2012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32.2亿元人民币,增长8.5%;营业利润7.3亿元人民币,增长5.8%;净利润5.5亿元人民币,增长21.1%。

  据介绍,王府井百货旗下约30家门店的单店收益等数据都在国内百货领域位居前列,“新中国第一店”北京市百货大楼2012年的销售也再次突破20亿元人民币。

  尽管资产质量、销售额、坪效等数据在同行中领先,但这还不足以让王府井百货满足。按照其“十二五”期间的规划目标,王府井百货计划实现50家门店、500亿元人民币销售的战略目标。除了开新店、提升老店效益之外,王府井百货会通过资本途径,多管齐下加快发展节奏。

  据了解,在王府井百货的零售体系中,涵盖了购物中心、精品百货、时尚百货等业态。不断创新业态,是王府井百货的发展根本。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冰曾表示,随着零售业的不断发展,未来的零售市场将被逐渐细分。基于消费者购物需求改变对企业做出的创新,是百货企业新的发展契机。

  有分析人士认为,春天百货旗下赛特奥特莱斯对于王府井百货而言,既可补充其高端业态,也可以成为其清理库存的渠道。业界也认为,春天百货如期而至,将会加快王府井百货对于奥特莱斯等新业态的拓展。

  王府井百货的多位高管也曾在公开场合透露出,希望通过总部集权和打造自有品牌,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引入春天百货,将加速王府井百货的国际化进程,帮助其将上述想法尽快落地。

  在一位接近王府井百货的人士看来,春天百货在高端领域的资源和经验,是王府井百货看重的。同时,春天百货在南方等地区的网点资源也将成为王府井百货的有益补充。据了解,已经将门店从北京拓展至全国的王府井百货,可以和春天百货的零售网点实现资源互补。

  春天百货借“王”乘凉扩大成长空间

  作为联姻的另一方,春天百货也在北京乃至国内零售业占有重要地位。该集团旗下赛特购物中心位于建国门地区,是北京市场中最早一批高端百货店。赛特奥特莱斯则是北京北部地区最大的折扣卖场。

  不过,春天百货近期业绩却在持续下滑,特别是在2012年。公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其实现净利润约9005万元人民币。此后,春天百货还宣布,由于新开百货店导致折旧及摊销费用的上升、管理咨询服务收入下跌、员工福利开支上升等原因,公司2012年全年业绩将出现显著下降。2011年,春天百货的净利润达到约3.13亿元人民币。

  对于春天百货而言,在网点布局较为完善的情况下,提升单店业绩、扭转净利润下滑的瓶颈显然是当务之急。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6月30日,春天百货共经营、管理18家百货和3家奥特莱斯,门店网络遍布全国。这21家门店共55万平方米的面积中,自有物业面积19万平方米,占比35%。

  商业专家表示,如果按照2011年春天百货销售额为48.11亿元人民币计算,春天百货的坪效约9000元人民币,在零售业内处于较低水平。与之相比,王府井百货的坪效在两年前就已经超过1.7万元人民币。业界认为,进入王府井百货体系后,通过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春天百货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对于百货企业而言,阻止净利持续下滑已经成为一道共同课题。根据已经发布2012年三季报的百货上市公司统计,超过五成企业都出现了净利下滑的情况。

  企业联姻谋发展零售业频现重组大戏

  时隔两年,北京零售业再次因为重磅合并走进了公众的视野中。2010年9月,随着西友集团与首旅集团正式重组,西单商场通过公告宣布,母公司西友集团并入首旅集团,西单商场购入首旅集团旗下商业零售板块新燕莎的全部股权。更名为首商股份的“新西单”,成为北京商业领域一艘真正的航母正式入水。

  随着日前又一艘大型零售航母即将起航,北京商业领域格局又将发生新的变化。

  北京打造零售联合舰队的情结已有十多年。2003年,首旅、新燕莎和全聚德战略重组,形成北京旅游业商业航母;包罗了物美、亿客隆、小白羊等十多家公司的首联集团,也在随后宣告成立,但一年后,原首联集团总经理辞职、物美退出,首联集团名存实亡。

  事实表明,在北京,塑造真正的商业零售领域航母的行动有些举步维艰。不过,这并不能阻碍相关主管部门加速北京商业领域集聚效应的决心。从2004年开始,王府井百货、西单商场、新燕莎、城乡贸易中心等主要零售企业,轮流成为北京商业航母传言的主角。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作为北京百货业龙头的王府井,本该更早吸纳其他同行,先于西单商场成为“吃螃蟹”的企业。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目前,面对不景气的宏观环境,北京零售业已经从最初为了填补市场空白而出现的粗放式扩张,进入到打磨经营细节,靠盈利能力比拼的阶段。

  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认为,零售业的整合还将日益加速。国内零售业正在逐渐形成市场集中度高、企业规模扩大的格局。在他看来,今后零售业还会频繁发生类似首商股份等重组的案例。

  据介绍,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零售业集中度偏低。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排名前五的零售集团,仅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6%,而这项数据在日本是41%,在美国是48%,在韩国甚至达到75%。韩国也曾在几年前出现零售品牌各自为战的局面,不过最终这一局面被乐天、新世界等当地零售巨头终结。

  强强联合重在适合资源互补为成败关键

  短时间内形成规模效应,达到“做大”目的,只是零售企业强强联合的表象,而“做强”才是组建商业航母的真正意义。

  楚修齐认为,只有全国性的零售集团和区域性大型综合零售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商业咨询师刘晖解释道,目前国内零售企业因为物业租金、联营模式等,导致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利润被不断压缩。如果能够成为沃尔玛、家乐福这样规模的零售集团,不仅能摊薄运营成本,也会让供应链和人员都实现更优化的配置。

  还有专家表示,在国内主要城市,核心商圈的优质物业已经是稀缺资源,大型零售企业通过收购经营效益一般的老商场,加以改造,其投入比新开商场更加合算。

  不过,正如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所言,重组只是组建商业航母的第一步,所谓的强强联合应该是双方企业的资源互补。

  对于王府井国际收购春天百货,业界均颇为看好。

  刘晖认为,企业之间不是想合并就合并,找到合适的对象很重要。相比于春天百货的经营规模,王府井国际主导这次收购可以说是“强吞弱”。而且,春天百货的网点、品牌资源也是王府井百货所需要的。

  但目前在国内零售业上演的收购案中,并非都找到了合适的归宿。此前,包括大商集团、百联集团、武商联、重庆商社等均通过并购组成了商业航母,但这些企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整合进程缓慢,甚至一度出现亏损。据了解,有的企业负责人甚至来到北京,与当地大型商业企业高管探讨解决之策。

  赖阳认为,企业之间如果不能很好地融合,则只能在短时间内扩大规模,并不能长久。据他介绍,在零售业相对发达的欧美市场,也有两家巨头合并后“1+1<2”的案例。西尔斯和卡马特都曾在沃尔玛之前占据美国零售企业第一的宝座,但强强联手后,组成的大型商业企业却退出了美国零售排名的十强,资产规模更是大幅缩水。

  尽管企业融合并非易事,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几年,国内零售业也会像美国市场一样,出现由几家大型零售企业主导市场的局面。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