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白酒

白酒高库存压力吞噬业绩

2012-12-04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亏损1.77亿港元;营收同比减少85.4%;存货较今年3月底增加35%……作为五粮液最大的经销商,在港上市的银基集团12月2日披露了这样一份截至今年9月30日的“成绩单”,无疑进一步加重了白酒股的“寒意”。

  亏损1.77亿港元;营收同比减少85.4%;存货较今年3月底增加35%……作为五粮液最大的经销商,在港上市的银基集团12月2日披露了这样一份截至今年9月30日的“成绩单”,无疑进一步加重了白酒股的“寒意”。

  昨日,A股市场白酒股集体大幅下挫,银基集团涉及经销的三只白酒股中,五粮液收跌9.86%、泸州老窖收跌7.49%、山西汾酒收跌10%。根据银基集团的披露,截至今年9月30日的6个月内,酒类产品的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为92.9%。

  存货凶险经销商拼力去库存

  从银基集团财报透露的信息来看,白酒经销商的“存货”如今正弥漫出业绩“杀手”的味道。截至2012年9月30日,银基集团存货为8.81亿港元,较今年3月底的6.53亿港元增幅达35%。虽然公司解释称“存货增加主要由于销售未达预期以及高端白酒依然是消费者商务、政务宴请送礼的首选商品,且易于保存、不易跌价的特性使其成为本集团倚重的销售产品”,依然暗示高端白酒“奇货可居”,但白酒市场营销环境转弱致使存货被动增加而非主动“囤货”的信息也被强烈地表达出来。

  银基集团在财报中描述了高端白酒经销商们自2012年春节后“举步维艰”的情形。据悉,2011年春节过后,业内白酒经销商预期高端白酒价格将上调且对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故于2011年7月至9月期间购入和囤积了大量高端白酒,导致其库存水平普遍大幅上升。但今年春节过后,受经济增长放缓和限制“三公”消费政策的影响,消费者购买力和意愿降低,经销商高存货和少资金局面使得相当一部分经销商举步维艰,大多面临被动去库存和被动加库存的压力,只有通过降低产品售价以减少库存。

  注意到,按照银基集团的披露,在2011年中秋前夕的9月1日和9月10日,五粮液接连有过两次提价;但今年中秋,提价却未曾出现。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银基集团对今年高端白酒营销环境的描述。

  这种现象体现在银基集团的财报上,则形成这样一组数据:在截至2012年9月30日的6个月内,其酒销售至外部客户的销售额为2.18亿港元,亏损1.68亿港元;而2011年同期,其酒销售至外部客户的销售额为15.76亿港元,盈利5.39亿港元。

  资金链紧银基打信托理财主意

  存货的增加大量吞噬着银基集团的现金流。其财报显示,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已从今年3月底的1.098亿港元进一步减少至6980万港元,这让一直跟踪银基集团的分析人士担忧。而截至2011年9月30日时银基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则有逾2亿港元。

  同时,公司长期应收账款迅速攀升。2011年同期,银基集团并未就应收账款计提坏账,而这次,虽然应收账款数额与今年3月底相比有所下降,但坏账计提却有所增加,甚至还对应收票据计提了538万港元的坏账,目前计提坏账共计6140万港元。根据披露,截至今年9月30日,公司应收贸易款达12.32亿港元(今年3月底为14.45亿港元)、应收票据3516.1万港元(今年3月底为9362万港元)。其中,两个月内的应收账款由今年3月底的10.2亿港元,下降至9月底的4572.5万港元;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则由今年3月底的4388.2万港元,猛增至9月底的3.26亿港元,增幅达641%。

  或许是迫于这种经营压力,银基集团提出了“探索营销新模式”,称期内已与信托机构和商业银行就永福酱酒理财产品化进行了实质性的工作。公司期待藉此未来可成为快速扩大新产品销售规模的新平台、新渠道。

  了解到,今年11月,银基集团与中粮信托、包商银行分别在深圳、北京和包头举行永福酱酒信托特定资产投资理财产品推介会,拟发售永福酱酒信托特定资产投资理财产品。永福酱酒是五粮液第一款酱香型产品,2010年3月,银基集团与五粮液集团正式签署永福酱酒独家经销权协议,至2025年3月止。

  资料显示,从2008年开始就有银行相继发行红酒和白酒类理财产品,主要是银行向高端客户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一般都是有实物消费需求的私人银行客户购买。2011年8月左右,五粮液就曾发行过一款信托产品,即五粮液酒厂六十年酿神封藏限量酒投资集合信托计划,该计划推出后三天预约认购额就超过1000万元。因此,银基集团相中这个“渠道”,借此实现融资的意义或许会大于销售。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