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佳县 千年枣园 申遗工作

佳县科技创新助推红枣产业发展

2012-11-13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近年来,陕西榆林市佳县以实现红枣产业提质增效、促进枣农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模式、技术、品种创新,有力推动了全县红枣产业的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近年来,陕西榆林市佳县以实现红枣产业提质增效、促进枣农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模式、技术、品种创新,有力推动了全县红枣产业的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助推器。2011年,全县枣林面积达76万亩,年产鲜枣4.5亿斤,实现总产值约9亿多元,人均红枣纯收入3300元。

  红枣栽培管理向集约化转变。多年来,佳县红枣产业延续着家庭式作业、小户经营的传统模式,没有实现规模化经营。2005年,科技扶贫团指导佳县科技局帮扶佳县店镇刘买元承包了60亩土地,创建矮化密植红枣科技示范园,实行了科学矮化栽培,分区域良种嫁接。2009年,刘买元通过土地流转将枣园发展到600亩。在刘买元的示范带动下,佳县刘山乡桃园沟村王海军流转土地500亩,建成红枣生态科技示范园;2010年,上高寨乡赵仁英致富返乡,在徐家东沟村流转土地1200亩,建成千亩有机红枣示范基地。这些枣园在科技部历届扶贫团、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配套了微灌设施、新特农资、农技试验示范,建立了专家大院,现已成为科技引领产业的示范载体,也成了佳县红枣产业发展的样板。部分枣林已进入丰产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红枣产品研发向高尖端挺进。2011年,佳县红枣产业发生了质的飞跃,尤其是新产品开发。佳县科技局与山东大学药学院合作,研究开发佳县大枣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的提取分离关键技术项目,研究佳县红枣中的红色素、环磷酸腺苷(cAMP)、大枣多糖、芦丁等主要成分,为开发佳县红枣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品奠定基础。2012年,佳县科技局与山东大学药学院合作申报了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枣类多糖类成分相关基础研究”,在科技部扶贫团的帮助下,已经立项。

  千年枣园申遗工作稳步推进。2011年佳县红枣产业研讨会上,专家意见中提到“朱家坬镇泥河沟村保存着1300多年的古枣树群世界罕见,是研究枣树栽培与演化的活化石,极具保护价值,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文化遗产申报条件,加强保护刻不容缓,建议积极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由此拉开了“佳县传统古枣园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序幕。目前,佳县传统枣园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文本与保护规划编写已完成初稿,今年11月中旬将组织召开佳县传统古枣园研讨会,12月向国际粮农组织递交申报文本。整体工作进展顺利,有望于2013年被国际粮农组织指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

  红枣人工制干技术不断创新。佳县现有红枣烘房3000多座,年加工红枣干制产品2亿多斤,实现年产值6亿多元。2011年,科技部农村中心为佳县引进的直缝(夹缝)热风炉智能烘房,在佳县黄河枣源经济合作社和佳县千年枣园枣业合作社试验示范,产生了巨大反响。直缝(夹缝)式红枣智能烘房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节能环保、建设成本低、设计人性化、智能化管理、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同时,佳县科技局改革创新,积极试探“政府示范引导,企业运作推广”的科技推广模式,组建了民营科技推广机构——佳县星火节能技术研发服务中心。一年来,服务中心大力开展工作,与昆明星火节能技术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新型星火智能红枣烘房,并积极组织示范推广。另外,服务中心还成立了红枣烘烤技术研发服务专家组。目前,推广服务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计划年内组织召开红枣人工制干技术研讨会,力争用3年时间使佳县及周边县区红枣人工制干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实现节能、环保、高效。

  迄今为止,佳县红枣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06户,红枣产品实现了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出现了红枣饮料、红枣酒等深加工产品,红枣产业现已成为佳县的主导产业、富民产业。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