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白糖

收储尘埃落定 白糖“量价齐缩”

2012-02-14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传了一个多月的白糖收储终于有了结果,然而糖价似乎却“利好出尽”了。

  传了一个多月的白糖收储终于有了结果,然而糖价似乎却“利好出尽”了。

  尽管白糖第一批次的临时收储于上周才刚刚启动,但有关国家将收储100万吨白糖的消息早在去年12月就有流传,而郑州期糖价格今年以来上涨超过12%,多少也有受收储传言的影响。该品种的交易量也突然扩大,郑糖在新年第二个交易日(1月5日)的成交就达到195万手。可是就在上周收储的官方消息正式传出之后,糖价的涨势开始减速,交投也再次缩水到100万手以下。近日,白糖期货主力1209合约仅上涨0.24%,交易量才刚过35万手,全部合约成交也不足40万手。

  “这或许就是反向思维的影响,在白糖抛储时,一般都是市场白糖紧缺、糖价过快上涨,故投资者会顺应基本面而非政策,越是抛储,越是买入。相反,国家收储一般说明供应宽松,做多资金在正式消息出来后又显得谨慎。”一位分析师指出。

  理论上讲,白糖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品种,通常遵循三年丰产、三年减产的规律,尤其蔗糖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其对应的期货上,则表现为糖价三年下降、三年上升的周期性波动,而国储糖的运作是一种反周期的操作,与我国食糖生产周期形成一种有效的对冲,进而达到稳定市场、平衡产销的宏观调控效果。不过,过去的白糖收储一般是在供大于求,白糖处于熊市中或在阶段性底部推出的政策,甚至有几次收储时,很多糖厂甚至处于亏本状态。

  而本次国家在白糖仍处于高位的情况下启动临时收储,且白糖市场价似乎比主产区的成本要高很多。今年郑糖貌似从5900元~6000元/吨的“低位”开始反弹,但看看白糖过去6年的运行历史就会发现,6000元/吨竟然已是该糖价的相对高位。在2006年1月末郑糖价格超过6200元/吨,此后逾四年半国内糖价都没有再到6000元之上。而内外盘商品的普涨、资金的充裕以及三年的减产终于帮助糖价在2010年后半年发飙,并在2011年2月首次达到7500元/吨以上的高位。郑糖5年沉沦,仅一年“超水平发挥”,所以说目前每吨6600多元的糖价绝对不算低。

  另据了解,尽管制糖成本上升,但广西等主产区今年白糖开榨的成本约在6200元/吨,较大的企业成本仅为5700元~5800元/吨,小企业成本也不过6400元~6500元/吨,平均成本仍在市场价之下。再看看本次2月10日收储的情况,其收储基础价格6550元/吨,首批50万吨白糖成交16.32万吨,最高价达6930元/吨,最低为6600元/吨,均价6785.19元/吨。郑糖近几日极其平淡的表现似乎和如此火爆的成交价不相符。

  多头资金在白糖期货上的犹豫不无道理,从2007年9月14日到2009年2月28日期间的十次历史收储经验上看,收储政策实行期间的糖价表现都不是很“争气”。如在2007年9月14日到2008年1月29日间共有三次收储,糖价总体震荡无方向,还伴有短时的急挫。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间共有6次收储,其间糖价更是一泻千里,由每吨4800多元的阶段性高位降至2700多元/吨的纪录最低点。仿佛只在2009年2月18日白糖收储之后,糖价进入较稳定的持续上升阶段,但那还是与商品价格的整体大反弹有关,收储亦不是关键因素。

  有专家表示,从基本面上看,国内又开始进入供过于求的市场周期,临时收储难以改变供需变化的长期规律。

  附表 白糖过去10次收储时糖价总体趋势

  时间 收储量 收储政策期

  (万吨) 间糖价趋势

  2007年9月14日 0.12 短期反弹

  2008年1月15日 19.45 下跌

  2008年1月29日 7.5 短期反弹

  2008年3月11日 0.18 下跌

  2008年3月25日 9.01 下跌

  2008年4月8日 12.85 下跌

  2008年4月22日 1 下跌

  2008年7月8日 30 下跌

  2009年1月9日 50 下跌

  2009年2月18日 30 上涨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