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金威啤酒

【东方早报】金威啤酒叫卖资产引来三巨头抢购

2012-02-13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威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月底发布的出售资产“邀约”迅速引发巨头抢购。

  威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月底发布的出售资产“邀约”迅速引发巨头抢购。
  
  据新华海外财经报道,目前包括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华润雪花母公司华润创业有限公司、百威英博等中国市场的啤酒巨头纷纷卷入金威啤酒的啤酒资产竞购战。


  
  新华海外财经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针对金威啤酒酿酒业务的竞标截止期为2月份第三周,一旦开展竞标,买家可有6-8周的时间对所售资产进行尽职调查。
  
  1月20日,金威啤酒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已成立一个委员会对公司展开策略检讨,范围包括寻求改善盈利能力及创造新收入来源等。该公司还称,作为策略检讨过程中的一环,将邀请第三方提交关于拟收购其若干啤酒业务和资产的建议书和要约意向。
  
  金威急速扩张后没落
  
  1985年,深圳经济特区进出口贸易(集团)公司和中国食品工业技术开发总公司联办了深圳啤酒厂(深圳啤酒有限公司),这成为金威啤酒的雏形;1989年,这家公司被广东省政府背景的广东粤海集团控股;1997年,粤海集团将以金威啤酒为核心业务的粤海啤酒集团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21世纪初,金威啤酒曾经跑出了国内啤酒业高速度,并拥有全行业最高的吨酒利润率,称霸珠三角地区,曾占领深圳7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中投顾问发布的《中国啤酒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1年,金威啤酒销量尚不到18万吨,而2002年却飙升至22.5万吨,2003~2005年其销量也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率。2003年起,金威啤酒以每年新建两家现代化啤酒厂的“金威速度”,在深圳、汕头、东莞、天津、西安、成都、佛山等城市投资兴建了8家年产能20万千升以上的啤酒厂,以160万千升的年产能迈入中国大型啤酒集团行列。
  
  不过,快速的大规模扩张却未能成就金威啤酒冲击啤酒行业第五品牌的梦想。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指出,超速扩张战略明显影响了前期公司业绩,各地啤酒厂的新建,短期内并未给公司带来丰厚的业绩,反而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拖累了整个公司的营业收入。与此同时,金威啤酒在品牌宣传、新产品开发及渠道维护等方面表现也不理想,严重影响了公司发展。
  
  周思然说,从外部市场来看,市场竞争的加剧不断冲击着金威啤酒,随着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全国性品牌强势进入珠三角地区以来,金威啤酒的市场份额一路下降,甚至面临边缘化的严重后果。另外,目前啤酒市场上,除国产品牌外,国外品牌也虎视眈眈,分食着中国啤酒市场尤其是高端啤酒的市场份额。
  
  资深啤酒产业专家肖德润也表示,金威啤酒的没落缘于快速的扩张以及对竞争激烈程度的预测不足。
  
  “华润和青岛更迫切”
  
  金威啤酒的巅峰出现在2005年,其当年创造了2亿港元的净利润。不过,自那以后,金威啤酒每况愈下。时至2011年,金威啤酒仍未走出低谷。
  
  华润创业去年3月曾提出以总价1.61亿美元,收购喜力亚太酿酒(中国)所持有的21.37%金威啤酒股权,但金威啤酒控股股东广东粤海控股,决定行使优先购买权,收购喜力所持的股份,广东粤海控股的持股份额由52.45%升至73.82%。
  
  苏赛特商业数据有限公司研究员杨青春表示,事实上,广东粤海控股此举正是为将啤酒资产打包整体出售做准备。
  
  杨青春认为,对于几家啤酒巨头来说,金威啤酒的资产颇具吸引力。营销专家方刚认为,随着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如金威啤酒这样拥有超过150万吨产能的优质收购对象已经不多。此外,华南地区还拥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高的利润率。
  
  据介绍,目前金威啤酒在广东地区共设有5家工厂,产能超过100万吨,销量为50万吨左右,仅次于目前排名华南市场前两名的青岛啤酒和珠江啤酒。
  
  杨青春认为,对于百威英博和华润雪花来说,如果能成功收购金威啤酒,将为进入华南市场提供一个捷径。而青岛啤酒则欲借助金威啤酒进一步巩固华南市场的老大地位。杨青春分析认为,就几家啤酒巨头来说,华润雪花和青岛啤酒对于收购金威啤酒的迫切性更强,华润雪花目前在华南市场的产能仅40万吨,并且已全部发挥。“可能会再次重现竞购西湖啤酒时的情况,华润雪花可能会出其不意从青岛啤酒手上夺走金威啤酒。”
  
  截至上周五,金威啤酒市值为42.8亿港元(约合34.73亿元人民币)。若交易成功,此次出售成为近年来啤酒收购史上仅次于百威英博收购雪津啤酒的大规模交易。2006年,百威英博以58亿元的大手笔拿下福建最大啤酒企业雪津啤酒,令业界哗然。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