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糖业

糖价震荡下行压力加大 糖业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2011-12-21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今年第三季度以来,糖价、调控、库存、需求成为糖市关注热点。

  今年第三季度以来,糖价、调控、库存、需求成为糖市关注热点。业内人士纷纷表示,糖价短期内震荡下行已成定势,2011/12年度中国仍是缺口年,需警惕糖价在食糖消费旺季来临前出现报复性反弹。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国内糖业发展瓶颈凸显,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糖价震荡下行趋势明显

  今年7月初至8月上中旬,受食品加工企业“双节”食糖采购量较大因素刺激,加上对部分主产区气候干旱的炒作,国内糖价一路攀升,8月中旬一度高达8000元/吨以上。不过,随后在国家连续投放储备糖,以及进口糖大批到港的情况下,糖价高企的态势得到遏制。由于需求旺季接近尾声,中间商囤货心理出现松动,部分制糖企业也积极出货,库存压力逐渐显现,糖价持续下行趋势明显。

  总体上看,主产区现货糖价格延续跌势,广西、云南的部分地区价格已经跌破6800元/吨。短期看,价格越是下跌,商家观望心理越浓厚,成交量继续清淡,预计价格仍有下行空间,直到需求回升。

  综观国内外食糖市场,由于前期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产糖量依然充满变数。生产方面,此前广西部分地区甘蔗生长遭遇天气困扰,甘蔗长势也不如预期,产量有可能受到影响。

  万达期货总经理李晓志认为,目前来看,整个北半球2011/12榨季食糖产量将有近1000万吨的增加,这有助于扭转全球食糖连续三年供不应求的格局。

  糖商不再“甜蜜”

  随着糖价持续下调,糖业从业者已经早早感受到这个行当不再那么“甜蜜”。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副总经理田耀元表示,目前进口预期逐渐兑现,备糖高峰已过,国内糖价开始显示出疲软状态,但2011/12年度中国依然是一个缺口年。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刘汉德则坦言,明年我国食糖消费量将在1400万吨左右,而实际供应量或将在1100万吨左右,缺口达300万吨左右。

  吉林华商商贸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振和表示,目前糖市的状况是多种因素交织,震荡延续。他认为,食糖确实已经进入“糖高宗”时代,集团化、集约化使得糖企掌控价格,但是糖价走高,物流费用增长,增加了成本和风险,赚钱较少,糖企普遍感到压力大,部分糖企已经逐渐退出经营。

  中糖世纪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毅认为,第四季度糖价反弹是大概率事件。另一方面,由于未来几年国内食糖消费存在刚性增长,食糖的生产又不是一年就能大幅增产满足消费的,因此糖价过低将带来阶段性的买入机会。

  新疆绿原糖业销售公司经理周俊钢表示,中国糖业发展瓶颈凸显,主要表现为糖源不足。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方面:甘蔗受地域限制因素太大,广东、海南甘蔗的种植面积一直在不断萎缩。甘蔗、甜菜种子没有知识产权、缺乏创新机制。种子老化,导致产量下降。水利设施建设落后、破旧,导致糖料产量下降,无法保证足够的制糖原料。

  亟须保糖源稳糖价

  广西糖网总经理李伟春、糖企负责人孙振和等业内人士认为,破解糖业发展的瓶颈,除了企业自身外,更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

  李伟春表示,首先,应提高农民种植糖料的积极性和稳定糖料种植面积。政府可以从加大资金投入和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制定一系列直接面向农民或者制糖企业的糖料生产补贴和扶持政策,如加大糖料种植贴息贷款,良种、机耕、农膜和糖料生产专用机械的补贴力度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另外,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探索和实践,使糖料种植朝集约化经营发展。推进高标准糖料农田建设,全面提升糖料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周俊钢认为,在保证糖料土地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应广泛应用科学技术,提高糖料单产能力,包括含糖度和产量,开发新的糖料品种,在加工过程中加强技术含量,以更科学更现代的生产技术提高产能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孙振和说:“糖业也要走出国门,可尝试在适合糖料种植的邻近国家租地种植糖料、进行加工,或合资或自建厂,然后销往国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这比单纯进口糖成本低。”

  云南中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宇飞认为,国家应该突破配额限制,低价进口国外食糖,作为储备糖,以备不时之需。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