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限价令 中小油企

【粮油市场报】限价令或延至8月 中小油企现危机

2011-07-04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6月底,虽然国家发改委对食用油行业制定的第二轮限价政策已然到期,但市场再度传来消息,食用油限价或将会持续到8月中旬,这一消息给本已濒临极限的油脂生产企业带来了更大压力。

   6月底,虽然国家发改委对食用油行业制定的第二轮限价政策已然到期,但市场再度传来消息,食用油限价或将会持续到8月中旬,这一消息给本已濒临极限的油脂生产企业带来了更大压力。

  

随着6月的离去,国家发改委对食用油行业制定的第二轮限价政策已然到期,但是在6月底,市场再度传来消息,食用油限价或将会持续到8月中旬,这一消息给本已濒临极限的油脂生产企业带来了更大压力。

  “我们只要开机就会亏损,在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再限价的话,企业的形势会很严峻。”河南省阳光油脂公司的期货研究员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

  2010年11月底,发改委曾约谈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纺集团、九三油脂4家食用油企业,要求这些企业在4个月内不得上调小包装食用油价格。2011年4月,发改委再次“限价”2个月。6月底,市场再度传来消息,食用油限价将会持续到8月中旬。

  济南市工商业联合会供应商商会秘书长陈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前几天到北京参加油脂方面的工作会议,得到的消息是“限涨令”延长至8月15日。

  另外有消息显示,为了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当前市场价格,同时帮助企业降低前期持续的亏损状况,国储6月定向投放212万吨大豆,其中关内3300元/吨,关外3500元/吨,该售价明显低于国产大豆3800元/吨的市场价。“如此看来,国家延长限价令的意图明显。”东方艾格大豆行业分析师陈丽娜表示。

  “难拍”的国储豆

  “定销结束之后,国家现有的400多万吨临储大豆,将剩200多万吨。国家既可以实现调控愿望,也减轻了储存这批大豆的压力,一举两得。”北京冠通期货公司分析师王静指出。由于价格、质量等原因难以脱手的临储大豆,也通过此次定投实现出库。

  对疲弱的市场而言,国储大豆流拍似乎已成家常便饭。

  6月28日,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联网市场举行国家临时存储移库大豆竞价销售交易会,计划销售临储大豆30万吨,再次全部流拍。

  从2010年12月3日以来,国储移库大豆抛储已经持续了14次,其中仅两次少量成交,分别是1月25日,及2月22日,其余12次抛储全部流拍。

  “起拍价太高,对市场缺乏吸引力。”中华粮网李飞表示,目前国内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格较此前有所回落,国储大豆价格不具有价格优势。

  根据黑龙江大豆协会监测,黑龙江地区大豆(毛粮)收购价3600~3820元/吨,基本与前一周价格持平,但较6月初上涨20~40元/吨。今年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减少,且苗情长势不佳,加之农户手中余粮很少,对大豆价格形成支撑。

  据中华油脂网监测,6月28日国产大豆油厂收购价为3820~3840元/吨,较上月同期小幅上涨20元/吨。虽然国产大豆行情略有好转,但由于外盘持续疲弱、国内调控政策压力重重,国内油脂油料市场仍沉浸在整体利空的氛围之中,各方主体观望心理极其浓厚,市场成交也较为低迷。

  “当前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稳定,基本在3950~4000元/吨。”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分析师陈艳军表示,在此环境下,临储移库大豆继续流拍正是预料之中。

  据了解,国储三等大豆最低起拍价为3920元/吨,若加上仓储、保管、运输等费用之后,基本与进口大豆价格持平,但是同进口大豆相比,国产大豆在质量上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临储移库大豆预计还会继续流拍。”陈艳军表示。

  之前,因国际市场大豆价格走低,我国5月份大豆进口有所增加,据海关统计,我国5月进口大豆456万吨,同比增长4%。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6、7月份进口大豆到港数量继续增加:6月预报到港520万吨,7月预报到港530万吨,但预计2011年大豆进口量同比下降。

  “压港”的进口豆

  不过,在国储接连流拍,中国大豆进口量屡创新高的情况下,近期却出现大豆压港的现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国内主要港口的库存量约在700万吨左右,较之去年同期400多万吨“压港”大豆高出不少。

  “主要还是受政策面调控的影响,虽港口库存高企,但油脂压榨厂的供应略低于合理水平,所以中国的大豆需求滞缓。”北京冠通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静表示。

  自去年底,食用油限价令出台之后,部分中小型食用油企业立刻感到利润锐减,纷纷抱怨压力大。

  据了解,受终端需求不旺等因素影响,目前豆油大省黑龙江的油脂企业亏损明显,一些企业开工率不足一半,甚至停产。行业人士估计,黑龙江日加工大豆200吨以上的企业有88家,目前企业的开工率可能不到50%。

  黑龙江一位大豆压榨企业负责人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从去年10月到春节前,当地的食用油加工企业开工率非常高,但春节过后,豆油市场迈入季节性消费淡季,终端市场的需求不旺,导致厂家出货困难,现货价格一路下跌。最近我们准备停机检修。”

  “国家目前只支持日产超过2000吨小包装食用油的企业,小企业只能自生自灭。”该负责人表示,虽然国家必须要对市场调控,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种调控方式显然是不公平的。

  虽然国家对于中小型企业并没有限价,不过该负责人认为,益海嘉里、中粮等大型食用油生产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很高。如果大型油企的产品价格不动,他们的产品价格也很难作出调整。

  在限价措施下,国内豆油压榨企业利润大幅降低,加上豆粕市场销售不好,导致企业压榨积极性极低,从而导致港口大豆库存不断堆积。

  另外,今年上半年以来,在央行“一月一提准”、“隔月一加息”的趋紧货币政策步调下,中国的中小企业普遍闹起了“钱荒”,迫于资金压力有单也不敢接,大量企业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

  “迫于资金压力,目前企业采购意愿都很低,大部分企业更愿意选择随用随购的采购方式,释放一部分资金。”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王敏表示。

  摸底食用油

  “今年的调控确实很难,甚至出现了越调越涨的现象。”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食用油价格上涨源头并不在国内,在进口大豆价格高居不下时,食用油价格要想通过国内调控降下来很难。”

  从2010年10月份开始,国家不断在植物油市场竞价销售菜籽油,截至5月24日的最后一次临储菜籽油拍卖,估计累计投放临储菜籽油159.52万吨,实际成交140.63万吨。除了低价销售植物油外,国家还实行了3次定向销售。经过不断调控后,我国政策性油脂的库存量已经不容乐观,其调控能力大幅度下降。

  因此,2011年6月21日,由国家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派出,中储粮派员配合的联合工作组,共计200多人兵分8路赴全国各地展开对全国食用植物油库存的联合抽查,尤其是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湖北、陕西等重点省份,而这次调查将会作为未来食用油价格是否调整的重要依据。

  据了解,此次抽查的重点是中央储备油、国家临时存储油、地方储备油库存,以及上述政策性油脂承储企业的商品油库存。

  “摸清到底有多少库存,为下一步推出调控政策做出依据。”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称,“如果国家可调控的货源充足,价格管制可能会宽松一些;如果货源紧张,将会依据相应的法规按照重大粮食价格异常进行调控。”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食用植物油库存情况并不容乐观,“政策性油脂比较少,此前国家主要是储备粮食,四五年前才开始储备油。”国家粮食局一名参加该抽查工作组的带队负责人称。

  “主要这几年一直强调主粮安全,包括小麦、玉米、稻谷等,对食用油的储备并不是特别充足。”郭清保称。

   “类似这种普查每年都有,但大规模对食用油的调查却是第一次,且今年重点是食用油,因为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比较大,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对我们的影响比较大,相较粮食库存我们有很大的自主权,调控比较容易,而食用油调控就比较难。”上述参与调查的人士表示。

  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在长期调控之下,市场供需很可能会出现失衡状态,食用油涨价之气会越憋越大。

  “从季节上看,大豆即将进入最易被炒作的时期,需求将有增涨趋势,倘若继续推行食用油限价将加剧供需矛盾。”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表示。

  但是一家被国家发改委约谈的大型油脂企业负责人也明确表态,在国储定向低价销售的补贴下,企业亏损没有之前严重,企业涨价意愿并不强烈。此次限价令到期后,即使有关部门没有明确限价,企业也不会涨价。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