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生乳 乳制品 标准

生乳标准不等于乳制品标准

2011-07-13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乳业新国标自去年诞生以来,就一直争论不断。最近,有关原乳标准高低的纷争,再次将中国乳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乳业新国标自去年诞生以来,就一直争论不断。最近,有关原乳标准高低的纷争,再次将中国乳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近日,素有"乳业大炮"之称的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称,中国乳业行业标准"是全球最差标准"。此话犹如一块石头打翻了牛奶,让刚刚安静的乳业江湖风云再起,一时之间,各方众说纷纭。针对此种局面,《光明日报》发表文章认为"生乳标准不等于乳制品标准"。

  生鲜牛乳简称生乳、生奶或原奶,是指刚刚挤出来的,未经任何加工和热处理的牛奶。根据乳品新国标的强制性规定,生乳细菌总数不得超过200万个/毫升,蛋白质含量最低为2.8克/百克。而按照1986年《生乳收购标准》(即老国标)规定,最优级别生乳的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0万个/毫升,蛋白质最低值为2.95克/百克。从这两项指标来看,新国标对生乳采购的标准不升反降,这也成为广州市奶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质疑新国标的主要依据。

  对此,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乳品安全标准工作专家组成员孟瑾反驳道,1986年的老国标将菌落总数分为四个等级,Ⅰ级低于50万CFU(菌落形成单位)毫升,Ⅱ级低于100万,Ⅲ级低于200万,Ⅳ低于400万,"新国标将400万个/毫升调整为200万个/毫升,不能说是倒退,应该说是要求更严格了。"

  “许多人混淆了原料标准和产品标准两个概念。”西部乳业发展协作会秘书长、西安市乳业协会秘书长王伟民表示:“新国标是由70多个专家经过充分调研、慎重考虑、严密论证而最终制定出的,是规范乳制品行业发展、保护消费者食品安全和维护数百万奶农利益均衡协调的产物。”

  “目前的新国标之争更多地源于公众因误解而产生的恐慌。”针对沸沸扬扬的“新国标”之争,科普作家方舟子认为,不能因为生乳标准的下降就危言耸听,误导和吓唬消费者,“让多少人以为那200万细菌是要活活喝下去呢!”

  “生乳作为原料乳,消费者不会直接饮用,生产企业使用其生产产品时要经过杀菌等工艺,达到乳制品产品国家标准规定后方可上市销售。”孟瑾表示。

  内蒙古奶业协会理事、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系教授薛孝先指出:"细菌总数所对应的是生乳,并不是消费者购买的乳制品成品。国内乳制品在生产过程中,原奶都是经过超高温灭菌,不存在原奶直接入口的问题,最终制成的奶制品也完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乳制品行业经过两年的整改,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产乳品质量是可靠的。”在7月3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说。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