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海外种地 国家鼓励

【粮油市场报】海外种地可获补贴 国家鼓励“走出去”

2011-05-11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目前中国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我国农企应该积极寻求海外扩张。但是业内专家表示,与跨国粮商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相比,国内企业在种植、生产、加工等各个方面,还将面临着气候、关税、融资难等种种风险。

   目前中国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我国农企应该积极寻求海外扩张。但是业内专家表示,与跨国粮商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相比,国内企业在种植、生产、加工等各个方面,还将面临着气候、关税、融资难等种种风险。

  近日,财政部联合商务部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国家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支持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并重点支持企业在"境外农、林、渔和矿业的合作",同一企业当年最多可获得政府补助3000万元。对此有农业部官员表示,该政策将大大促进我国农企"走出去"的步伐。

   具体来说,境外农业合作是指我国企业通过开办企业、购买或租赁土地等方式在境外开展的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种植、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经营活动。

  海外"圈地"风潮渐浓

  如果细数被外资主导控制的行业类别,外资控制高达85%的粮油行业必不可少。目前,ADM、嘉吉、邦基、路易达孚四大粮商和益海等已经在中国建立了从农作物种植、食品加工到食品销售终端的完整而庞大的产业链。

  在外资进军我国市场的同时,我国粮油企业也逐步走出国门以获取国外的产地资源。去年12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曾表示,目前中国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我国农企尤其是大型农企要抓住全球化的历史机遇,在国内农业自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国农业企业应该寻求海外扩张。

  事实上,中国农企一直在摸索着向"外"走,浙江福地农业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最早去巴西开辟大豆种植基地的中国粮油企业,福地农业于2007年分别在托坎廷斯州和南里奥格兰德州购买了1.6万公顷和1000公顷土地。2008年8月,正式到巴西开垦耕地,试种大豆、旱稻6300亩。2009年4月份开始收获,基本取得成功。

  我国是棕榈油进口大国,2010年进口量达593万吨,且以年均8.5%的速度增长。2006年,天津聚龙集团响应国家"走出去"的号召,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开辟了总面积为2.4万公顷的两个棕榈种植园,打破国外进口商对棕榈油的垄断,截至2009年底,第一种植园已获得丰收。

  上月,又一家中国企业走上海外"圈地"之旅。

  4月6日,重庆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重粮集团")对外正式公布将投资25.03亿元在巴西购买土地建设大豆生产基地。这是继浙江福地农业有限公司2亿余元在巴西购买1.68万公顷土地种大豆、天津聚龙集团投资约2亿美元在东南亚购买2万公顷棕榈园后,国内企业再次赴境外买地种豆。这也成为中国粮油业海外最大规模的一笔投资。

  据了解,重粮集团巴西项目建设期为2011年至2014年。2010年,重粮集团巴西项目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国家商务部境外投资批复,该项目已完成土地尽职调查、土地价格评估工作,目前正在加快土地交割工作。

  而根据重粮集团的规划,在巴西建大豆种植基地只是第一步,重粮集团规划项目包括巴西大豆基地(二期)、加拿大油菜籽基地、澳大利亚油菜籽基地、柬埔寨优质稻谷基地以及马来西亚棕榈油基地等,目前正处于前期调研推动阶段。

  除了一些企业的"单独"行动外,近年来,国内涉农企业走出去也呈现出"扎堆"趋势,其中,浙江省值得一提。

  "已经有50万浙江农民'走出去'种田种地。"在2010年12月14日举办的北京国际并购研讨洽谈会上,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表示,从浙商遍天下到浙农遍天下,中国经济走出去的潮流已经不可逆转。

  据悉,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有浙商陆陆续续到海外去,寻找农业的机遇。近年来,浙商对农业的兴趣渐浓,不少龙头航母企业在工业领域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后,在经济实力强大的同时,借助"工业反哺农业"的形式,借农业出海,争相在海外购买土地,发展现代农业。

  "走出去"面临多重困扰

  与前几年持欢迎态度相比,巴西近两年对国外企业在本国的购地行为"由晴转阴"。

  据媒体报道,近日巴西政府出台了新的法令,禁止外国人、外国企业及外国控股的巴西企业购买或并购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巴西企业。

  而去年8月,巴西政府就已经出台法令收紧外资购买土地,规定外国人、外资企业或外国人控股的巴西企业,不得购买或租赁250~5000公顷以上的土地。今年的新法令则是外资企业限购土地令的加强版。

  无独有偶。大豆的另一个主产区阿根廷也开始限制外国人在阿买地。阿根廷农业部长胡利安多明格斯3月9日表示,阿根廷政府正推动议会通过相关法案,限制外国人在阿根廷购买土地。

  粮油行业人士指出,企业投资成功的最大因素来自于当地政府对国外企业的政策,对要去海外发展的中国企业来讲,是限制性的还是鼓励性的政策,直接影响企业项目的决策及成功与否。而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对外资投资土地限制的趋紧则给这些外来企业能否成功增添了变数。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表示,跨国粮商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相对而言,国内企业在种植、生产、加工等各个方面所承担的风险都较大。

  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可能会提高其国内进入门槛,设置各种障碍限制国外企业对其土地的投资。事实上,去国外进行土地的投资与农作物的种植,企业还面临着气候、关税、融资难等种种风险。这其中,海外投资的资金来源成为企业头疼的大事。

  4月27日,中国贸促会发布《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2008-2010)》。报告称,调查中有27%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资金来自银行借款,有14%的对外投资企业表示曾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债券的融资方式筹集对外投资的资金。总体上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融资渠道仍然较为单一,中国企业"走出去"仍面临着资金难题。

  天津聚龙集团新闻发言人孙卫军近日对媒体表示,海外购买1万公顷的棕榈种植园约需资金1亿美元,单个企业难堪重负,希望政府部门给予优惠利率的贷款或者补贴;而浙江福地农业有限公司和黑龙江农垦总局合作在巴西开发了约1.7万公顷种植基地,农垦总局方面的材料显示,资金也是影响海外种植基地发展的首要因素。

  因此,农垦总局和福地公司建议,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发农业种植项目,输出了一定规模的劳务人员,节约了国内资源,拓展了国际发展空间,国家应为境外农场提供国内同等惠农政策,让"走出去"从事农业项目开发的企业同等享受"国民待遇",以充分调动企业和个人"走出去"的积极性。

  对此,4月27日,在第五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上,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和外汇管理局等部委的官员表示,"十二五"期间,将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利用混合贷款、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手段,采用境内外发行股票、债券以及项目融资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继续深化境外投资的外汇管理改革;完善支持企业境外投资的风险保障机制等,以指引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从重视"引进来"到鼓励"走出去",中国企业迈向世界的步伐将得到更多政策支持。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