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葡萄酒

葡萄酒需走平民化路线

2008-07-11 中国食品投资网
 

  第5届亚太区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商贸展(Vinexpo)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内地葡萄酒消费亚洲第一,预计到2011年在全球消费量排名由第10位升至第8位,预计年将增长69.2%。  

  不过,流通数量不等于消费数量。尽管数据预示红酒市场是一块巨大并不断膨胀中的蛋糕。并非所有业内人士都对这样强烈的市场预期积极响应。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担忧,认为目前国内的葡萄酒市场投机因素较多,市场机制尚待改善,盲目进入风险较大。
  
  经销商蜂拥进入未看到市场风险  
 
  “越来越不好做了。”骏德酒业的销售经理麦先生对记者说。骏德是内地规模最大的几个葡萄酒经销商之一,不过麦先生表示,由于今年市场进入越来越多的竞争者,他并没有感到获益于上述报告中提到的需求增长。  
     
  某红酒品牌的市场总监方军说,媒体对红酒市场需求的宣传让很多寻求投资机会的人抱着捞一把的目的进入市场。“最近有个朋友就拿着几十万跟我说,希望弄一批酒。我问他,你的分销网络在哪里?你的专业知识呢?没有专业知识很容易被上游欺骗,一瓶酒到底是好还是坏都不知道。”方军说。  
 
  在去年年底一个酒类洽谈会上,不少原来从事白酒洋酒的传统经销商开始踏足葡萄酒经销。方军说,“现在葡萄酒风气正盛,很多人传统经销商进入,情形很像七八年前台湾的样子。但是真正消费的酒有多少?流通不等于消费,开瓶率才能说明问题。”
   
  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唐对记者表示,行业内确实存在盲目投资的现象,有些投资者并不担心被套牢:“大不了送人。”李唐认为,进入市场之前需要有准确的定位,不懂葡萄酒文化,不强调客户服务,盲目进入风险较大。  
 
  除了蜂拥而入的经销商,还出现了一些恶性竞争的例子,比如为了压低成本,经销商不惜进口坏酒。不久前,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昆明海关刚刚销毁了12000瓶不合格进口红葡萄酒,涉及金额64252美元,其中的进口红酒存在因包装容器(玻璃瓶)封装不严,漏液、瓶塞发霉等问题。
  
  信息不对称 市场没有统一标准  
 
  中国红酒需求的持续增长,是很多人看好这个市场并贸然进入的原因。不过,有一位业内人士认为,现在所谓的需求增长,很多是停留在渠道上,他对真正来自产业链条终端也(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就是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增长持谨慎态度。  
 
  数据显示,2007年仅广东口岸的葡萄酒进口量已突破1000万升大关,达到1378.4万升,比上年(下同)大幅增长1.1倍;进口价值达到8080.9万美元,增幅高达2.6倍。而其中显著增加的是高档葡萄酒。统计显示,去年经广东口岸进口葡萄酒中法国产高档葡萄酒进口量达到633.1万升,增长1.7倍。另一个具说服力的例子来自长三角地区富裕人群集中的温州。去年温州进口葡萄酒329万美元,同比增长41.78%。
 
  方军也对数字不以为然,他认为多头力量强劲是舆论影响的结果。“红酒需求量的增多只是潜在的,目前红酒消费仍然是小众,懂红酒文化的人属于少数,仍然需要时间来普及和推广。”方军进一步指出,代理商的增多,使市场上供应的红酒数量急剧上升,而目前市场消费容量的增长远远比不上供应数量的增长。”   

  “红酒跟白酒不一样,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因为品牌太多,除了几个世界名庄以外信息都不透明,市场上也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作为参考,从而造成利润率高的情况。”方军说。在高利润的刺激下,一些希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企业涉足红酒投资便不足为奇了。
 
  平民化路线将是未来市场走向
     
  方军认为平民化路线是未来的市场走向。“其实名酒庄95%的酒都是面向平民消费的,真正给富人收藏转手的酒只占5%。随着关税的降低,市场生态会越来越健康,家庭市场才是未来的主流。你看看波尔多联合会的‘随时随地波尔多’活动,其实就反映了法国人培育低端市场的战略。”   
  对于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涌现的依托红酒概念的红酒酒屋,方军认为只是“形象工程”。“未必是赚钱的,这个我咨询过几家店,基本上门店的零售不够支撑,还是靠团购其他渠道销售来贴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