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食品 国企改革

食品国企改革能否守得住“红线”

2015-10-08 中国食品投资网
 

  食品安全底线是调控食品行业国企改革步调的核心要素。

  食品行业虽然属于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的行业,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历史渊源,目前国内食品行业中多个领域仍然具有很深的国企渊源,这种现象在白酒、农副产品领域较为明显。不过,随着近几年我国饮料、加工食品等领域中民营企业的异军突起,国企与民企之间的各种资本渗透与组合,形成了我国食品行业独特的复杂结构。也正因为如此,我国食品行业的国企改革具有相当的特殊性。

  地域

  上海北京成食品业国企改革主战场

  从我国的产业布局来看,以食品加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在上海有较完整的布局,因此早在上世纪中后期,上海就已经涌现出一批国内著名的食品品牌。

  在此轮国企改革大潮中,随着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方案的率先落地,上海市属食品行业国企的改革也驶入“快车道”。光明食品集团作为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代表企业之一近期动作频频。

  先是光明集团旗下的上海梅林在国企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今年3月27日,上海梅林发布公告,拟注入实际控制人光明集团旗下的牛肉猪肉相关资产,资产注入后将使公司收入增厚30亿至40亿元,品类上从猪肉进一步拓展至牛羊肉等各类肉制品,并完成了上下游一体化的布局,真正形成了大肉食板块,而养殖采取适度规模又控制了养殖风险。根据规划,上海梅林2018年目标收入250亿元,净利润超过4亿元,计划培育出11个产值规模超过20亿元的业务子单元。光明集团的这一做法显然意在通过上海梅林打造中国肉类的航母企业。

  成立于2006年的光明食品集团公司,如今已经成为年收入超过千亿元的跨国企业,旗下拥有4家A股上市公司及1家海外上市公司。上海光明集团旗下还有一个全国闻名的乳业板块,其改革也正紧锣密鼓展开。根据光明乳业日前发布的公告,光明牛奶集团将所持公司29.93%股权无偿划转至光明食品集团,由此光明食品集团将直接持有光明乳业54.62%股权,光明牛奶集团不再持有光明乳业股份,这无疑增强了光明食品集团对光明乳业的管理能力和控制力。从这一举动可以预计,光明牛奶集团未来将剥离与养牛和牛奶不相关的业务,通过重组光明牧业的方式,实现光明牛奶的资本证券化,开始下一盘围绕“光明品牌”的乳业改革的棋局。

  从目前光明牛奶的发展方向来看,牛奶集团未来通过重组等方式最终或改制成“光明牧业”集团,而光明牧业除满足光明乳业的奶业供应外,还将面向社会成为一家市场化企业。

  除了上海,北京食品企业的国企改革也正在稳步推进。三元股份是北京最早涉及国企改革的国企之一。去年3月三元就曾发布定增预案,并于今年2月完成增发,复星入股成为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约20%。今年3月底三元进行了董事会调整,复星高管进入董事会占两席,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当时,来自复星的陈启宇、张学庆进入三元董事会,复星人马在三元董事会中的席位实现“7占2”。其中张学庆曾任光明乳业投资总监、UHT事业部总经理,上海全球儿童用品股份董事长,具备丰富的乳业从业经验。

  业内预测,按照调整的顺序,下一步三元有可能进行经营管理层的调整,进而再在激励层面进行调整。另外,燕京啤酒股东北京控股也正进行内部重组,业内人士预计燕京引战投、股权激励可能性也较大。

  除了上海、北京的老牌食品国企,其他一些地区的食品龙头也被证券界人士看好,很可能成为当地食品国企改革的先锋队,并且会受到地方政府的全力推进。这些个股包括古越龙山、金枫酒业、莫高股份、安琪酵母、涪陵榨菜、恒顺醋业等。

  行业

  国企改革将成白酒板块最重要主题

  白酒行业是我国竞争相当激烈的行业,而这个领域中国企比例相当高。我国作为白酒的发源地,白酒文化源远流长。由于这是一个集聚了农业、工业并能延伸到服务业的独特行业,很多地区很早就开始把白酒当作地方经济的敲门砖,多年前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甚至出现了每个县都有自己的白酒厂的局面。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市场洗礼,很多白酒品牌沉沉浮浮,最终形成了目前的市场格局。

  来自安信证券关于国企改革概念股的大型策略研究显示,国企改革将是白酒板块最重要的大主题,其覆盖面广、主题跨度时间长的特征将成为不容忽视的投资要素。

  多家证券分析机构指出,白酒板块的国企改革主线最为清晰,这一板块国企改革具有三个方面显著特征,一是板块市值大,白酒板块的1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了6000亿元;二是国企多,一二三线白酒当中国企均有较高比例,尤其一线白酒企业以国资为主;三是改革时间跨度预期较长,将是长时间跨度主题。

  今年8月13日,已停牌近一个半月的五粮液公告称,公司拟筹划员工持股计划。这意味着公司已持续半年有余的国企改革预期终于落地。作为仅次于茅台的白酒行业标杆企业,五粮液国企改革的推进也预示着白酒国企改革的第二波来袭,势必引发更多白酒上市公司国企改革的市场预期。

  行业人士认为,白酒企业掀起第二波国企改革浪潮将为白酒行业从之前低迷状态实现反转奠定基础。行业预计,随着五粮液推行员工与经销商持股,预计山西汾酒、古井贡酒等也将紧随五粮液步伐实施激励机制,机制完善后业绩改善的预期空间较大。

  其实从去年开始,白酒板块的国企改革的序幕就已悄然拉开,多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了国企改革的相关公告。去年10月,老白干酒在原董事会超期服役一年半后完成换届,新任董事会成员专业化素质更高,提振了市场对其改制预期。很快,老白干酒就推出了引入战略投资者、经销商持股、管理层员工持股“三合一”改革方案,并获得了河北省国资委的同意批复。

  从老白干酒的“混改”方案来看,公司不仅推出定增预案,拟向鹏华基金等5名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35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25亿元,同时还推出针对830名员工的持股计划,成为首家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白酒上市公司。随后,沱牌舍得被当地政府尝试挂牌集团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白酒行业的龙头老大贵州茅台的控股股东也承诺,2017年底之前推进制定股份公司管理层和核心技术团队的股权激励,并着手对系列酒子公司进行混改。此外,像金种子、酒鬼酒也被证券界人士圈定为白酒板块中国企改革的重要标的。

  除了白酒行业,啤酒业也是国企改革的一大看点。平安证券食品工业研究员汤玮亮表示,目前A股市场上的三家啤酒公司都有国资背景,而且改革预期较为强烈。除了前面提及的燕京啤酒,青岛啤酒也曾提出上市公司管理层长期激励计划,股权激励可能成为青啤改革推进的方向;珠江啤酒推动混改进程的可能性较大。

  关键

  安全底线始终伴随食品业变革

  食品是关乎百姓健康安全的特殊产品,因此加快国企改革步伐固然重要,但保证食品安全则是始终伴随其中的底线。“在某种程度上,安全底线是调控这些国企改革步调的核心要素,是最重要的改革红线。”一位国有食品企业人士这样表示。

  提到食品安全与国企的话题,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当年中粮收购蒙牛的案例。中粮集团在2009年联手厚朴基金以61亿港元收购了蒙牛公司20.03%股权,当时是在食品安全阴影下蒙牛最困难的时期。

  虽然中粮在最初曾承诺对蒙牛的经营业务“三年不插手”,但时任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曾对外表示中粮对蒙牛有两件事必须参与:一是在战略、布局、产品结构的提升、发展的速度上,中粮集团对蒙牛是有要求的;二是在食品安全上,蒙牛所有的食品安全体系必须纳入到中粮整体的食品安全体系管理当中,要按照中粮的要求去做。2012年4月,来自中粮的孙伊萍出任蒙牛集团总裁全面掌管蒙牛运营后,其上任后陆续放出的“三把火”也都关乎食品安全:砍掉1.5吨以下奶站、35亿元投资奶源、引入欧洲乳业巨头参与管理。

  从本月起,我国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也已经正式实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6年以来首次大幅度修订,内容从原来的104条增加至154条,被外界称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

  据行业内人士介绍,新的食品卫生法较修订前在多个方面有明显的变化,这些也都将与食品行业的国企改革产生密切关联。首先,新食品卫生法对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和食用农产品等各环节实施了最严格的全过程管理。这将有助于食品企业努力构建自身的完整、可监控的产业链,这可能是很多国企在改革过程中都要特别重视的。另外,新的食品安全法要求企业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等制度,这也为国企改革中的企业并购重组设置了严格的门槛,也将对改革发挥重要影响。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