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保健 食品 产业规模

让保健食品产业在规范中起航

2012-10-08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从“吃饱”到“吃好”,保健食品伴随着老百姓收入的提高进入公众视野。数据显示,到2011年,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已经发展到年销售额超过2600亿元。预计到2015年,保健食品将达到1万亿元的产业规模。

  从“吃饱”到“吃好”,保健食品伴随着老百姓收入的提高进入公众视野。数据显示,到2011年,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已经发展到年销售额超过2600亿元。预计到2015年,保健食品将达到1万亿元的产业规模。然而,铺天盖地的广告,“神奇功效”的夸大宣传和市面上的假冒伪劣产品等现象让保健食品在网络上“备受关注”,成为网友讨论的话题。

  到底什么是保健食品?消费者应该怎么辨别?行业还存在哪些问题?中国保健协会的专家表示。

  “其实,从法律意义上讲,只有保健食品的概念,保健品、营养品、滋补品等都是俗称。”据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周邦勇介绍,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它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现在,很多人觉得保健食品混乱,其实是假冒伪劣的‘李鬼’毁了‘李逵’名声。”周邦勇说,“打击假冒伪劣,杜绝虚假宣传,让消费者放心购买保健食品,并从中受益,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周邦勇认为,对于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首先要增强辨识能力。他建议,“消费者到正规的商店购买保健食品,同时认准保健食品的‘蓝帽子’。”所谓“蓝帽子”是国家食药监局审批标识,一般标注在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通常以“卫食健字”(2003年前批准的国产保健食品),“卫食健进字”(2003年以前批准的进口保健食品),“国食健字”(2003年以后批准的国产保健食品),“国食健进字”(2003年以后批准的进口保健食品)等形式出现。

  周邦勇特别提醒网友,目前,正规保健食品的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中国保健协会的官方网站,都已开通了保健食品数据查询板块。

  在近期举行的保健食品质量安全万里行中,了解到,保健食品企业代表及地方监管部门纷纷对新《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呼声很高,希望其尽快出台,规范市场。周邦勇也表示,“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保健食品监管条例,让监管有法可依,来保证保健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据了解,《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原定于2010年发布,它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国家药监局起草,中国保健协会、保健食品企业和专家参与制定,如果出台,将是保健食品行业的法规第一次上升到国家层面。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在我国,经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保健产品有10000多个,一直在生产和销售的产品4000多个,保健食品生产企业2000多家,年产值2600多亿元。其中,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70多家,占总产值的38%。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牛忠俊坦言,保健食品行业是朝阳产业,需要监管,也需要支持。“一方面,加强对虚假宣传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鼓励正规企业在宣传产品的同时,加强保健食品使用理念和知识的宣传,随着宣传正确的理念,消费者也慢慢转变观念了,不再神话保健食品作用,理性消费才能使产业健康发展。”牛忠俊说。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