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茶企

七万茶企被指不如一个立顿 争先上市雪耻

2012-06-25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距“茶叶第一股”目标最近的是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其正在预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公司主业为茶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主导产品为以地理标志产品安溪铁观音为主的“凤山”牌乌龙茶。

  2012年,A股或将迎来首家血统纯正的茶叶上市公司。

  距“茶叶第一股”目标最近的是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其正在预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公司主业为茶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主导产品为以地理标志产品安溪铁观音为主的“凤山”牌乌龙茶。

  尽管茶企上市已不算新鲜事,但业界仍倾向于将“茶叶第一股”的名号,授予首家问鼎A股的茶叶上市公司。

  此前,除2011年9月在香港主板挂牌的台资企业天福,还有借壳龙发制药的龙润茶和收购武夷星转型的中国矿业,均为地道的茶企,这三家茶叶类上市公司的主营基地和市场都在中国大陆。

  但随着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柴、米、油、盐、酱、醋企业日渐与资本结缘,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的茶叶行业,却依然没有在A股实现零的突破,这无疑令茶叶行业大佬们如芒刺在背。

  以安溪铁观音集团冲刺A股为标志,各地茶企已磨刀霍霍,或高调运筹,或埋头苦干,上市俨然已成为衡量一家茶企是否成功的标准。

  与之相应的是,各茶叶主产区的地方政府,也争相出台扶持政策,计划打造茶企上市军团。纷纷扰扰之际,似乎A股茶叶板块已在路上。

  跌撞上市路

  安溪铁观音集团向A股伸出橄榄枝,给茶叶这一庞大的传统产业带来的鲶鱼效应不言而喻。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11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报告》,我国茶叶的种植面积197万公顷、产量147.5万吨、农业产值530亿元,均居世界首位。

  但尴尬的现实是,“中国七万茶企不如一个立顿”的说法,始终如大山般难撼,全国最大茶企天福2011年增长40.6%的营收仅17.53亿元。

  由此,上市做强做大成为茶企“雪耻”首选。

  但茶企上市茶“翅”难飞的困扰一直挥之不去。1990年代,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和浙江绿洲股份上市搁浅后,茶企上市就延宕十多年。

  到了2007年,边陲省份云南突然发力,齐刷刷出现3家进入上市辅导期的茶企:龙生茶业、下关沱茶集团和庆沣祥茶业,并有云南普洱茶集团、大益集团、龙润集团等普洱茶生产企业,着手筹备上市。

  其中,龙生茶业已引进美国兰馨投资和深圳创新投资,首期投资5500万元,合计占股不超过25%,由中信证券辅导,拟融约10亿元,并在人民大会堂举办普茶论坛为上市造势;下关沱茶集团二股东是昆明英瑞投资,持有占总股本28.64%的1000万股,拟在深交所上市;庆沣祥茶业当时计划2010年上市。

  但时过境迁,此番云南计划上市的茶企,除龙润集团于2009年5月18日借壳2002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的龙发制药外,其他茶企迄今均无下文。当时,龙发制药与火箭投资(Rocket Capital)签订投资协议,由后者注资5300万港元,同时以1.6亿港元收购龙润茶并改名,实现从药业向茶业转身。

  云南省工信委最新公布的2012年全省中小和非公企业上市培育重点企业名单显示,列入其中的66家企业,只有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唯一的茶企,主营研制、生产和销售滇红系列红茶,此前公布的下关沱茶集团等茶企已不在名单中。

  按照云南省工信委文件,上述名单是在2007年第一批确定的45家、2010年第二批确定的30家上市培育重点企业对象基础上,重新结合新情况、新要求筛选确定。

  就在云南茶企集体计划上市期间,“茶叶第一股”争夺也在全国各茶叶主产区展开,此时,高调宣布准备摘取桂冠的有:杭州龙井茶业集团、四川蒙顶山集团、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湖南百里茶廊股份有限公司等。

  在这期间,四川蒙顶山集团打算将蒙顶山风景区和蒙顶茶整合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加快蒙顶山旅游业、茶业的发展,并已完成上市资产审计,国泰君安已参与有关准备工作,“最多两年完成上市”。

  另外,中粮集团旗下的中茶股份,此时也传出准备上市消息。

  然而,一波三折后,当年众多声称打造“茶叶第一股”的茶企,激情过后多归于平静,如今率先走到IPO关口的只有安溪铁观音集团。

  尽管上会在即,但安溪铁观音集团“胃口”不大:拟在深交所公开发行2290万股,募资1.57亿建设上游茶园和营销网络等。

  其实,最早首发上市的茶企,当属2010年9月在港交所挂牌的碧生源,虽其“功能袋包茶”有别于传统茶,但以“茶疗”定位开辟了独特品类方式,且其产品定位、传播方式、渠道运作均实现跨界,在茶市场独占一隅,令传统茶企惊艳。

  茶企上市争先恐后 来时路坎坷曲折

  地方强力助推

  “茶叶第一股”姗姗来迟,映射茶产业资本化道路必经多重考验。

  对目前茶企掀起的上市热潮,福建茶业界资深人士认为,这源于随着近年来茶叶消费升级,茶企成长性显著,新产品和新业态崭露头角,逐步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企业规模与运营模式也随之扩大和提高。

  茶企扩张确实快马加鞭,据安溪铁观音集团招股书,其加盟店数量已从2009年222家,增至2011年353家,2010-2011年,营收和净利增长率分别为84.3%、35.1%与48.14%、85.97%。

  而天福2011年净增店铺165家,营收和净利分别增长40.6%与31.6%。黄山谢裕大近年的业绩增长都保持在30%-40%。

  “已上市和拟上市茶企的业绩和扩张步伐皆高于同业的增长水平。”上述人士透露。

  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也是重要推动力。如号称“全国第一茶叶大县”的福建安溪县,为支持鼓励茶企上市,对首家实现上市的茶企给予除享受省市扶持政策外,县里再奖1000万元。

  福建省政府甚至提出,在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茶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省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专项资金发展茶产业,各茶叶主产县(市、区)也要加大对茶产业的财政投入,以实现从茶叶资源大省向茶叶产业强省转变。“十二五”期间,争取培育2家以上茶企国内上市,3家以上茶企境外上市,对进入上市辅导期的茶企给予50万元奖励。

  安徽、四川、河南等地则先后出台茶产业发展意见,培育茶叶龙头上市。由此,一度“退烧”的茶企上市计划再度升温,就在福建,以八马、日春、三和、中闽魏氏、华祥苑、大自然等为主的茶企,都已冲刺在资本市场路上。

  相关渠道了解到,以上所列茶企均已在上市辅导阶段,其中,三和茶业、大自然茶业境外上市的进程正在推进。

  就连近两三年才“复兴”的“坦洋工夫”红茶,2011年9月,其产地茶企新坦洋茶业集团也与英国一桥资本签订上市框架合作协议,确定两年左右在伦敦证交所上市。

  另外,安徽黄山谢裕大茶叶已进入递交上市申报材料阶段,安徽一笑堂和猴坑茶业也明确提出上市目标;河南信阳毛尖集团拟通过两三年运作上市;湖南省茶叶集团已列入该省后备上市企业;四川竹叶青茶业已提出要进入资本市场,该省正启动蒙顶山茶的上市培育工作;浙江杭州山地茶业计划2015年上市;山东御青茶业的目标同样是上市。

  “安溪铁观音集团的IPO探路是茶企进军资本市场的风向标。”福建一家拟上市茶企负责人认为,“上市不仅能实现快速扩张,还能提高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股民也可能成为公司客户。”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