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玉米油

【粮油市场报】多因素助推玉米油或将倍受“追捧”

2011-10-31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进货时发现一箱4桶装的大豆油批发价比往常便宜了5~8元。批发价便宜,我们零售也相应每桶便宜2元钱左右。”近日,山东省济南市一粮油经销商马先生介绍,当地大豆油价格出现下滑已经有两周左右的时间了,而且涉及到多个品牌。

  “进货时发现一箱4桶装的大豆油批发价比往常便宜了5~8元。批发价便宜,我们零售也相应每桶便宜2元钱左右。”近日,山东省济南市一粮油经销商马先生介绍,当地大豆油价格出现下滑已经有两周左右的时间了,而且涉及到多个品牌。


  
  马先生同时表示,与农贸市场应声下调价格不同,当地超市中绝大部分大豆油都在维持原价销售,部分超市5L装的金龙鱼、福临门大豆油价格都在59.9~62.9元之间,而且货源紧张,仅有部分品牌被打上了促销招牌。
  
  与近期有些看不懂的大豆油价格走势不同,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追捧的玉米油销售却异常火热。上周,国内玉米油企业西王食品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小包装玉米油销售量超过6.2万吨。部分人士表示,由于第四季度仍是食用油传统消费旺季,该公司小包装玉米油全年销售9万吨可期。
  
  业内专家表示,今年东北大豆已经收获结束,由于面积减少,总产量下降已成必然,并且国产大豆有继续萎缩的迹象;现在本来是收购旺季,花生市场购销却异常冷清,加之其他因素叠加,或给本就不断“升温”的玉米油再添“一把火”。
  
  国产大豆“萎缩”依旧
  
  不久前,中国大豆网总经理刘兆福曾对媒体表示,据他测算,今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减少24.1%,加上单产减少的因素,黑龙江大豆减产达到26%,全国范围内的大豆产量将只有1555万吨。相对于今年估计的5000多万吨进口量,1555万吨的年产量只能用“沦陷”来形容。
  
  数据显示,我国非转基因大豆正在不断走向“弱势”。
  
  以黑龙江省为例,由于大豆种植利润远不及玉米、水稻,大豆种植面积屡被削减。2010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为6717.7万亩,已经比上年减少576.2万亩,降幅7.9%。2011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再降22.6%,至5200万亩,这直接导致非转基因大豆产量连年下滑。
  
  不仅是黑龙江,全国大豆都面临减产。农业部称,今年全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将增长1.2%,但是大豆意向种植面积却减少11.2%,也是惟一一种种植面积波动超过10%的农作物。
  
  黑龙江省桦南县农民合作社社长冯学军告诉记者,种大豆已经成为农民收入最低的一项经济活动,比起水稻、玉米来,差得不是一点两点。如果上述状况持续下去,国产大豆的产量、面积还将继续减少。有一种说法认为,由于要保证粮食总产量的增加,一些地方政府在鼓励种植玉米、水稻等高产粮食作物,大豆实际上已经被放弃了。
  
  压榨企业承压
  
  10月中旬,黑龙江大豆已经收割完毕,逐步上市供应。从目前市场情况看,新季大豆收购价格普遍在3940~4160元/吨,部分地区超过4200元/吨,但目前收购价格与农户心理预期仍有一定差距,农户惜售观望心理依然突出,大豆收购困难。
  
  对于高开的新产大豆价格,业内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今年国产大豆的减产惜售,对国产大豆压榨企业并非好消息,这意味着更多的大豆压榨企业又将进入一定利润缩水的痛苦期。据记者对东北大豆产区一些企业的采访,目前使用国产大豆的压榨企业开工率仍然很低。一方面,新豆仍未大规模上市,另一方面,价高农民惜售,企业观望情绪浓厚。
  
  按照机构监测数据,黑龙江省内油厂使用库存陈大豆的成本价在3800元/吨以上的水平,压榨后可实现利润100~200元/吨;而使用现在新大豆的成本在4000元/吨以上,进而利润将会缩至50元/吨下方,甚至容易亏损。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秘书长王小语表示,由于今年减产,农户惜售心态明显,企业陷入两难抉择。“收购价出低了,收不到豆。收购价出高了,又担忧大豆价格波动,企业再度亏损。”
  
  国产大豆产量减少,首先意味着使用国产大豆加工食用油的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无米之炊”风险。王小语说,目前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八成以上停产,一方面是缺乏原料,要等新大豆收货;另一方面是由于大豆油、豆粕的行情不好,利润有限,企业积极性不高。
  
  博朗期货油脂分析师马洪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新榨季的到来,产区加工企业今年很可能继续两头受压。今年国产大豆的开秤价预计高于去年,因此企业的成本压力会很大,与此同时,国家对物价的控制仍然比较严格。
  
  在哈尔滨农博会上,销售某品牌非转基因豆油的销售经理表示,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企业生产非转基因豆油根本没有利润,甚至存在亏损。企业只能通过经营其他产品获取的利润,来维持非转基因豆油的生产。
  
  于是,在国内大豆种植面积持续减少的情况下,除黑龙江之外,已经很少有压榨企业使用国内的非转基因大豆。专家表示,国内非转基因大豆油的减少,加上近年来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逐步认识,这或将为玉米油提供发展契机。
  
  “另类”的玉米油
  
  玉米油的“另类”,主要表现在原料的自给率高、非转基因身份及在高端市场的价格优势。也正是这样的“另类”,或让玉米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宠爱。
  
  9月23日~26日,由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主办、西王集团协办的第二十届学术年会暨产品展示会上,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会长王瑞元表示,由于近几年油脂油料进口数量猛增,我国自给率已严重下降到不足40%,随时都有可能危及我国食用油的安全。
  
  据了解,目前我国食用油市场的状况是,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和花生油四个主要品种产量达1984.8万吨,占食用植物油实际总产量的88.5%,其中大豆油产量为1160.2万吨,占总产量的51.7%。而我国的大豆及大豆油2/3以上却依靠进口。
  
  和需要大量进口的大豆不同,随着玉米种植效益逐步提升,农民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逐年增加,为国内玉米油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支撑。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13日发布报告称,由于种植面积增加和产区气候良好,将2011年全国玉米产量预期上调200万吨;该中心估计,2011年全国玉米产量将达到1.845亿吨创纪录水平,增产3.93%,主因是更多大豆种植转为玉米种植。
  
  玉米的用途有两类:一类是用于生产饲料,无胚芽;另一类用于生产淀粉,有胚芽,而玉米胚芽是玉米油生产的主要原料。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玉米油产业发展,今年我国粮油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把玉米油列入了重点发展和培养的特种油种。
  
  据国家粮食局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提供的统计数据及有关资料,在食用植物油产量中,2010年大豆油的产量为1160.2万吨,占总产量的51.7%,米糠油和玉米油的合计产量达107.3万吨,超过百万吨,成为在我国油脂市场上仅次于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和花生油之后的第五大食用油产品。
  
  据了解,我国用于做淀粉的玉米每年在5000万吨左右,1吨玉米可生产7%的胚芽,年可产玉米胚芽350万吨。由于国家限制玉米深加工发展,350万吨胚芽的量是确定的,将来增加的可能性很小,胚芽产油率约42%,国产玉米油极限不到150万吨。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副会长陈刚指出,从长远看来,多元化油种结构将会继续丰富。豆油与棕榈油是绝对数量最大的油种,但其市场份额所占比例是相对缩小的。葵花油、玉米油、调和油等在市场上的占有量是逐步提升的。
  
  在高端食用油市场,玉米油在营养价值上或许和橄榄油等高端食用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价格上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表示,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行业中,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和花生油的产量占比较大,但这四种植物油中,大豆油、棕榈油的自给率较低,对外依存度高。与此同时,大豆等原料还面临转基因等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急需一种本土油脂进行替代,具有高效保健价值的玉米油自然成为主要的发展对象之一。
  
  但有一个事实也不容回避,由于玉米油起步较晚,缺乏市场认知度和品牌建设,目前还未形成产业的核心品牌。尽管食用油市场已发展多年,健康油近几年才在国内市场上逐渐被消费者所认可。但因玉米油高端市场的定位,让普通消费者接受还尚需时日。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