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有机食品

中国有机食品业须解决三大问题

2009-02-04 中国食品投资网
 

    有机食品具有很高的卫生安全性和良好的自然风味,且对环保有利,该类食品的发展前景十分美好。按照有机标准生产和加工的有机食品,能很顺利地通过欧美等发达国家设置的卫生安全检测关,并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有机食品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但也存在认证不规范、技术研究滞后、政府扶持不够等问题。从事有机食品研究和咨询的国家环保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席运官博士认为,只有大力扶持有机食品生产、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有机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目前,通过国家认监委注册的我国有机产品认证机构有27家,在我国从事有机认证服务的国外认证机构有6家。到2006年底,我国有2300个企业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有机认证面积达230万公顷,采集面积达208万公顷。我国已成为全球有机食品生产面积第二大的国家。

    1999年之前,我国有机产品主要根据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需求生产,95%以上出口。2000年,国内有机食品市场开始启动,在此后几年中,国内有机食品消费增势明显。目前,尽管出口仍是我国有机食品的主要销售方式,但国内市场也非常活跃,国内有机食品的消费热潮即将到来。在北京和上海的超市里,人们可比较方便地买到经认证的有机新鲜蔬菜、茶叶、大米、水果、蜂蜜、杂粮、水产品等;在北京马连道茶叶一条街上,不少商家都在销售经认证的有机茶。一些有实力的公司已开始开拓国内有机食品市场,纷纷建立有机食品专卖店。有机食品博览会自2005年开始,也在我国频繁举办,如每年在上海举办的“有机产品及天然产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有机产品博览会(Biofach China)”等,有效促进了我国有机食品国内市场的发展。

    当然,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包括:有机食品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政策支持不够,有机食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市场运作不规范以及对获证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支撑技术不足等。

    1.“诚信”危机。我国有机食品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但因有机食品在国内市场仍是一个新生事物,且消费者从直觉上难以与常规产品区分,难免引起消费者的质疑,加上实际存在的潜在质量隐患,使有机食品产业面临公信挑战。不同的机构、不同的检查员,在对有机食品认证时,执行标准的差异性很大,已经导致认证活动中出现相当混乱的现象,部分认证的有机食品质量不合格,达不到国家基本标准的要求,引起了社会对有机认证有效性和公信度的质疑。据报道,有关部门曾对国内部分大中城市知名超市的有机蔬菜进行抽检,结果是部分样品中的重金属或农残的超标率十分惊人。长此以往,将动摇有机食品发展的根基。

    2.基础理论、技术研究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认证是推动有机食品发展的动力和重要手段,但不少人忽视了有机农业需要一整套不同于常规农业的技术措施作为保障的事实;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转换,面临着病虫草害防治、土壤培肥、品种选育、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益等诸多难题,不是一句“禁止使用化学农药与肥料”就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食品。缺乏技术与服务支撑,有机食品生产就必然会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

    我国有机食品生产研究与科研开发缺少项目和经费,国内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科研和教学的机构较少,特别是缺乏对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生产资料的研究、开发和咨询。虽然存在一些有机农业咨询机构,但总体来看,有机从业者的咨询意识不够,无法更好地发挥有机咨询的作用。

    3.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有机食品是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安全、健康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而有机食品的环境友好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各级政府难以找到大力支持有机食品发展的有力依据。发达国家为了促进有机农业发展,制定了本国对有机农业的补贴政策,对获得认证的生产、加工企业给予补贴,对有机农业的科研、咨询机构,每年都提供相当数额的资金扶持,其依据就是发展有机农业、开发有机食品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从事有机食品研究和咨询的国家环保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席运官博士认为,为推动我国有机食品产业更好地发展,应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和消费有机食品。2.政府加大对有机食品产业的扶持力度。3.加大对有机认证行为的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有虚假的认证活动,行政职能部门应坚决查处。4.加大对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对乱用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生产以及乱用非有机食品配料加工的行为,执法机关应予以严厉的打击。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