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黑牛食品 商标 招股

【证券市场周刊】黑牛食品:假借著名商标资格 招股说明书数据存疑

2010-04-05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中国的食品饮料行业处在一个充分竞争、产品同质率极高的商业环境里,“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是参与竞争的产品脱颖而出的“身份证”。

  “著名商标”直至招股时才取得,“驰名商标”是通过法院判决认证而不是工商总局,法院的判决书更扯出了业绩历史数据与招股书中数据相抵牾,黑牛食品的不实陈述应该引起监管层的足够重视。

  闫蓓?李圣鹏

  被视为有机会超越维维股份(600300.SH)的广东豆奶生产企业,黑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申购代码002387,下称“黑牛食品”)3月30日完成初步询价,确定以55.21倍市盈率,每股27元的招股价进行募股。

  初步询价结果显示,黑牛食品实际募集资金90450万元,超募61954.1万元,远远超过计划募集的28495.9万元。

  中国的食品饮料行业处在一个充分竞争、产品同质率极高的商业环境里,“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是参与竞争的产品脱颖而出的“身份证”。

  《证券市场周刊》经调查后发现,黑牛食品的“著名商标”直至招股最后一刻才取得,“驰名商标”是通过法院判决认证而不是工商总局行政认证,而当年法院的一纸判决书更是扯出了黑牛食品历史业绩数据与招股书中数据的矛盾,公司主要募集资金投向还是公司并不擅长的新领域。

  商标疑案

  “像黑牛食品这种假借‘著名商标’资格的企业,是没有任何公信力可言的,该行为也将破坏这个行业正常的竞争格局,也同时反映了有关监管部门的失职,任这种假名牌逃脱于监管。在这种不正当竞争趋势下,该市场的竞争秩序被打乱,如此以往,中国豆奶业将没有真正的‘著名商标’。”

  中国奶业协会理事、广东奶业副会长王丁棉在得知黑牛食品已经取得上市资格时,表达了自己愤怒的情绪。王丁棉激动的情绪缘自黑牛食品一个重要的身份证—“广东省著名商标”。

  “公司使用的黑牛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这是摘自2010年1月4日发布的《黑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发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的一段。黑牛食品认为,这是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

  但据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方网站披露,黑牛食品的“广东省著名商标”早就于2008年8月到期,最近两年黑牛食品一直在申请“广东省著名商标”。就在记者截稿前的3月30日,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了新认定的333件广东省著名商标名单,黑牛位于其中。

  这足以证明,黑牛食品在2010年1月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中自称是“广东省著名商标”,是不实陈述。

  黑牛食品另一个“身份证”——“驰名商标”也存在瑕疵。

  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官方网站红盾网披露的“驰名商标”名录中,并未出现黑牛的身影。倒是黑牛食品的两个主要竞争对手——豆奶业的老大维维股份和老三雅士力均现身于“驰名商标”名单中。

  那黑牛食品的“驰名商标”从何而来呢?记者调查后发现,黑牛食品的“驰名商标”是在2006年6月30日被广东省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认定的。这与其他公司从工商总局获得认证有明显不同。

  当年的判决书中有这么一段:“本院认为原告自1997年使用‘黑牛’文字商标至今持续使用达8年,原告为宣传‘黑牛’文字商标,投入了巨额广告费用,做了持续的、范围涵盖全国的宣传工作,产品年销售额巨大并不断上升,位于同行业前列,在相关公众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并有被评定为著名商标的记录,符合认定为驰名商标的条件,本院依法认定‘黑牛’文字商标为驰名商标。”

  这段判决书中,法院提到的著名商标指的是2004年3月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给黑牛食品的“广东省著名商标”。

  专注于商标、版权的北京市维诗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杨安进告诉记者,黑牛通过2006年的法院判决授予的“驰名商标”,从法律效率来看,与国家工商总局授予是相同的。

  但杨安进同时认为,与国家工商总局授予及年审过程相比,通过司法程序授予的流程更为简便,且要求各地方中级法院以上的司法机构都有该判定授予权力,在个别案例的判定授予上,并没有统一标准,判决审定上存在很大弹性。

  “正因如此,有很多企业为了走捷径,不惜制造侵权假案,通过司法程序来获得行业认证,此时认证的味道就变味了。”杨安进补充道,为此,全国曾经有一批中院法官因失职判定而去职。

  王丁棉认为:“自2008年8月,曾授予‘驰名商标’的三鹿爆发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后,法院授予驰名商标的司法程序已经名存实亡。”

  两份业绩

  2006年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案例中,“产品销售额巨大并不断上升”和“巨额广告费用”是当年黑牛食品能够通过司法认定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这两类相关的数据均是由黑牛食品提供给法院的。

  记者对比当年法院出示的民事判决书与招股说明书后发现,这两份材料提及的黑牛食品经营数据存在较大差异。

  根据黑牛食品向法院提供的材料,公司的“黑牛”豆奶粉、麦片系列、芝麻糊系列和冲调、糕点系列的销售额2002年为2.47亿元,2003年与2004年分别为2.71亿元、3.53亿元,三年销售额总计8.71亿元,销量逐年上升。

  上述销售额数据是经揭阳市华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

  但在黑牛食品向证监会提供的招股说明书中,黑牛食品2006年、200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43亿元、3.42亿元,均比呈交法院的2004年销售收入3.53亿元小。

  此外,黑牛食品向法院提供的材料还显示,2002年、2003年和2004年黑牛食品用于推广而发生的广告投放费用分别为2118.35万元、2665.66万元和3383.72万元,三年总计为8167.73万元。

  但在招股说明书中,2006年黑牛食品的广告费用仅为894.31万元。

  两份公开材料披露的数据看起来明显缺乏延续性。

  难道是两份材料中都没有提及的2005年,公司的经营出现重大变化?

  黑牛食品的招股说明书表明,公司豆奶粉的市场占有率由2005年的3.77%快速上升至2008年的10.72%,增长了1.84倍。

  并且自2006年开始,黑牛食品陆续从控股股东及其它关联方手中收购了揭东黑牛、辽宁黑牛和安徽黑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处在高速发展期,不断增加市场占有率的黑牛食品,怎能与业绩大幅缩水沾边?难道是行业整体在下滑?

  记者阅读了豆奶粉行业老大维维股份的年报,发现维维股份在2004年至2006年每年的年报里都在强调一句话,当年“豆奶粉行业发展比较平稳”。

  诱人蓝图

  黑牛食品募集资金投向主要用于四个方面,15496.4万元用来投资杨凌和揭东两地豆奶粉项目;8000.0万元用来投资安徽双蛋白液态豆奶(下称“液态奶”)项目;5000万用来投资汕头麦片项目。

  据一位参加了黑牛食品上海推荐会的基金经理介绍,黑牛食品管理层对上述投资“抱有很大希望”,而且还向投资人描绘出“诱人蓝图”。

  但分析师却对“诱人蓝图”持有不同意见。中投顾问食品行业首席研究员陈晨统计,国内的豆奶始终处于饮料的边缘性地位,目前人均年消费量仅为1公斤左右。除了受行业局限外,黑牛食品自身的扩张则进入到艰难的发展瓶颈。

  “黑牛食品在过去确实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销售模式,从而让公司在产量快速扩张的同时,始终保持着极高的产销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黑牛食品在招股说明书中称,公司搭建了独特的车销模式,对县及以下终端铺货,公司基层销售人员搭乘公司自有车辆与司机成为一个销售小组,负责终端的拜访工作。200多辆车全部采用统一的黑牛广告,往来于市场,起到了活体广告、铺货、考察、收集信息与基础数据、指导经销商上架、加快响应速度、加强客群关系等多重效果。

  同时,黑牛食品在重点区域构建了一个高效率的扁平化销售网络,一级经销体系从重点一级城市推行到县城一级并分销辐射到乡镇,追求以较短的距离、较快的反应服务终端客户和分销客户,并一直在不断减少经销环节。

  “独特的车销模式和扁平化销售网络都对公司早期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该分析师指出,“现在这些模式已经被广泛的复制,公司这一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因此很难说公司未来在豆奶粉和麦片上的投资会有较好的回报率。”

  而豆奶粉和麦片投资,占到总募集资金的71.8%。

  至于双蛋白液态豆奶,上述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公司管理层更是寄予希望,并希望借此产品做大做强企业。其液态奶项目投资,占到总募集资金的28.2%。

  但上述分析师认为,黑牛食品在该产品上没有过成功的经验。并且双蛋白液态豆奶还将遇到高度竞争。

  现在市场上为人熟知的同类产品有:娃哈哈“营养快线”牛奶果汁饮料、“爽歪歪”乳酸菌饮料、“娃哈哈”果奶饮料、蒙牛“酸酸乳”含乳饮料,伊利“优酸乳”含乳饮料,河北小洋人企业的“小洋人”果乳饮料等。

  “竞争对手强大,在该产品上公司过去也没有说得过的业绩。”该分析师总结,投资人对黑牛食品的双蛋白液态豆奶项目应持慎重态度。

  原文发布地址:http://www.jsdushi.com/news/jsnews/20100405/201013610.html (证券市场周刊)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