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啤酒行业

啤酒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013-05-15 中国食品投资网
 
中投顾问提示:在实力参差不齐的国内啤酒市场,并购已成为这一行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在并购整合中,啤酒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企业提升利润率有了重要砝码。分析人士称,啤酒行业未来增长空间将主要来自行业集中度提升后的企业利润率的提高,龙头企业将成为未来啤酒行业最大的受益者。

  并购已成行业发展典型模式
 
 
  2011年1月,华润雪花宣布全资收购奥克啤酒。在此前后,华润雪花分别全资收购了河南驻马店悦泉啤酒与商丘蓝牌啤酒。一年中,收购了3个河南地方品牌。华润雪花负责人曾这样描述我国啤酒业的并购市场:“这是一个地方诸侯割据的市场。在中国,‘县县’都有自己品牌的啤酒。仅河南省一地,大大小小的啤酒品牌就有40多个。”
 
  这是一场激烈的“跑马圈地式”角逐。在华润雪花收购奥克啤酒之前,燕京啤酒宣布收购月山啤酒;2011年11月初,全球啤酒巨头百威英博宣布总投资27亿元的啤酒项目落户新乡。1个月后,在并购悦泉啤酒的基础上,华润雪花在河南投建的第一个项目——驻马店年产20万吨啤酒项目开工。随后,百威英博出价 6亿元收购河南第二大品牌—— 维雪啤酒。青岛啤酒方面,据统计,1996年到2001年,青啤曾疾风骤雨般并购了47家啤酒企业,扩张步伐最大的时候,曾经创下了一周之内收购两家企业的纪录。
 
  近年来,中国啤酒行业一直在不断并购整合中,据苏赛特商业数据显示,2001年以来,我国啤酒市场发生了超过80次的收购、兼并、参股事件,原有的1000多家啤酒企业整合到了现在规模啤酒企业不超过20家。以雪花、青岛、燕京、百威英博等为代表的啤酒巨头在各地大规模收购扩张,国内品牌多被几大家族纳入旗下。据2012年有关数据,全国年产量在20万千升以上的啤酒中型企业仅剩下9家。由于可并购资源越来越少,啤酒巨头的行业整合方向又开始向三线市场挺进。“规模化、集团化不仅是大势所趋,甚至已成为啤酒企业的生存根本。”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表示,中国啤酒业的未来趋势是收购整合的过程将会加速,整合结果也许会与美国相似:两家大的啤酒公司统一供应整个美国啤酒达97%的市场份额,剩下的则是一些零散的地区性的小啤酒公司共同分享不足3%的市场份额。尚普咨询分析师李红仙则表示:“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及竞争格局的
 
  不断变化,未来5—10年,中国啤酒行业依旧会保持‘大吃小’的形势,兼并收购将继续。”

  并购加速行业两极分化
 
  2011年的“圈地运动”之后,几大传统啤酒巨头的蛋糕版图直逼整个行业的半壁江山。但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啤酒业开始面临两极分化格局。
 
  目前,中国啤酒业的第一梯队为华润雪花、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的数据显示,华润雪花啤酒2011年销量1023万千升,青岛啤酒销量715万千升;燕京啤酒销量550.6万千升(含托管企业)。而另一方面,二三梯队的中小啤酒企业身处险境,面临大面积亏损的尴尬境地。其中,中型企业254家,亏损企业77家,亏损面31.43%;小型企业239家,亏损企业76家,亏损面31.90%。
 
  分析人士称,由于进入门槛低,啤酒企业“俯拾即是”,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利润向大型企业集中,中小企业能盈利的寥寥无几。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向健军表示,目前,我国啤酒企业四成以上处于亏损或微亏的边缘,三成以上能够保本经营,只有两成左右的企业发展良好,而全行业的利润主要集中在几大企业集团身上。方正证券分析师张保平认为,各行业纷纷设立准入条件,而啤酒行业至今尚无此类规范,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企业采取规模扩张,而且是强势扩张。
 
  张保平认为,啤酒行业盈利欠佳同时受到成本上升的影响,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行业竞争激烈,现在啤酒巨头还处在抢占市场份额阶段,各大啤酒企业不断斥资“跑马圈地”,市场推广成本巨大,牺牲利润保份额成为常态。“因为收购整合涉及地方上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涉及地方税收、企业职工的安置等,因此要进行快速的收购没那么容易。部分大型酒企不论是对中等规模还是小规模的啤酒厂都进行收购,而年产在10万吨以下的啤酒厂基本是在亏损的,要盈利也比较难。”张保平表示,现在行业内还有400多家企业,但是只有龙头企业能盈利,很多中小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啤酒行业的集中度还有待加强,也正处于整合期。但他也认为,行业整合不会很快,可能快则3年,慢则5年,同时对很多小企业的收购很难改变亏损状态,因此现在很多企业对收购也比较谨慎。
 
  并购提升行业利润率
 
  不断延续的并购整合加速了行业的洗牌,也使得啤酒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啤酒行业的规模化发展。
 
  日本麒麟食生活文化研究所于2012年发表的世界主要国家啤酒产量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啤酒产量比上年增加10.7%,连续10年增幅第一,啤酒产量在世界保持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业内人士表示,对啤酒企业而言,利润率是其发展的直接动力,而行业的发展往往决定于其所处的阶段,待到集中度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利润率自然提升。从美国的历史经验来看,只有行业集中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啤酒价格尤其是啤酒企业的利润率才会有明显提高。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啤酒行业利润率从1998年的2.7%提高到2011年的7.8%的过程也说明了这点,这一期间利润率的提高主要归功于前三大啤酒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10%提高到了近50%。更为直观的数据显示,我国啤酒传统三强(华润雪花、青岛、燕京)的总产量和利润占全国的49.2%和88.4%。三强在单位产品的收入和利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5%和近80%,销量超100万千升的7家企业的单位产品收入和利润则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0.1%、4.4%和73%,同样,销量超20万千升的26家则超出1.7%和51%。由此可以明显看出啤酒行业竞争力、利润率的水平往往决定于其规模程度。换言之,华润雪花、青岛、燕京等我国啤酒龙头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相对其他企业具有很大优势,其优势主要来源便是规模化带来的品牌效应、成本降低、渠道优势等。
 
 
 
相关报告
 
相关新闻
 
【研究报告查询】
请输入您要找的
报告关键词:
0755-82571522
 点击展开报告搜索框